"打一枪换一个地方",这本是造假者的惯用伎俩。然而,一伙由四男一女组成的造假团伙,竟然连续3年都租住在庄河市城区的同一座民宅里,勾兑假
市民愤怒
"上当的都是我们当地人"
5月3日、7日、8日,本报连续报道了两名外地人在厕所边勾兑假蜂蜜的事件,报道在市民中反响强烈。 8日,庄河市民郭先生给本报打来电话:"在庄河也有造假蜂蜜的,我亲眼看到他们用
"去年秋天,我走亲戚时就看到一伙人正在勾兑假蜂蜜,他们在院子里摆了好几个大白桶,往里面兑糖精、色素,然后用一根木棒在桶里用力搅拌,第二天就拉出去卖给当地人。 "郭先生告诉记者。
"没想到,今年4月份他们又来了! "郭先生越说越气愤,这一次,他看到这伙人用针管抽色素,然后注进大白桶中,"那个用来搅拌的木棒脏乎乎的,桶里都是很黏的液体,一看就是假蜂蜜。 "郭先生透露,这群人每天早晨到外面销售,傍晚回来造假蜜,"上当的都是我们当地人,太可恨了! "
邻居揭发
"蜂蜜是用糖精色素勾兑的"
15日上午,在报料人的指点下,记者来到庄河市新华街道赛屯委,走过几条坑洼不平的土路后,记者来到一处民宅。此时,院子的大铁门紧锁着,里面两条狗汪汪直叫,院子的围墙上插着碎玻璃。
记者透过大铁门的门缝,看到院子南侧放着几个大白桶,经报料人证实,这就是制造假蜂蜜的工具,记者还闻到一股香精的味道。绕到院子西侧,记者发现院内的房子被封得严严实实,连窗户都被不透明的塑料纸包了起来,无法看到屋内的情形。
记者随后走访了附近的邻居,一个邻居悄悄说,造假者就住在这个院子的偏房内,"他们前年就来过,今年来了快1个月了,每天都看到他们拉着蜂蜜往外送,就是没有看到来送货的车辆,我猜他们肯定是在造假,我也看到过他们的加工过程,蜂蜜是用糖精色素勾兑的。 "
这处院落四周都是民宅,院子前后的道路很窄,运货车根本无法通行。通过走访,记者大致掌握了这伙人的基本信息:外地人,四男一女,男的年龄在30岁至50岁之间,每天傍晚在院子里加工蜂蜜并进行分装。
记者暗访
敲开大铁门 一男子正在灌蜜
15日19点10分,天色渐暗,记者以买蜜为由,敲开了反锁的大铁门。面对突然出现的两个陌生人,院子里的人显得有些慌乱,一个正在灌装蜂蜜的男子,手停在半空中,该男子身边有一大桶暗黄的黏稠状液体,身边摆着几十个5斤装的塑料桶,屋子里还放着一些盛装糖精的塑料袋。
见记者四处张望,4名男子立即提高警惕,其中一人问:"你们是干什么的,怎么找到这里的? "记者试着和他们交谈,但他们只是不断地把记者推出门去,正在装蜂蜜的男子说道:"快走,我们不卖蜜!"
"我亲戚去年就买过你们的蜂蜜,今年还想买。 "听到记者这样说,一个近50岁的男子靠近记者问:"你家住哪里? "听记者说出附近一个高档小区的名字时,他们稍稍放松了精神,"15元一斤,一桶8斤。""便宜点儿吧,我买一桶。"这名男子似乎想尽快把记者打发走,于是把价格降到了每斤10元。记者交了80元钱后,在一男子的"监督"下走出了小院。
现场查扣
假蜂蜜中首次发现假蜂王浆
昨日上午,记者与庄河市新华工商所、庄河市消保科执法人员重返这座民宅,打开大铁门,四名男子正在收拾摩托车,准备装蜂蜜出去送货,其中一男子夺门而逃,另外两名男子也躲进厕所里,随后不知去向,一名自称"朱凯友"的男子被堵在屋子里。
经查,该加工点没有任何手续。院内两间屋子又黑又脏,堆满了假蜂蜜成品,床上还放着一些添加剂和空瓶子。执法人员询问男子"蜂蜜哪来的",朱凯友竟称是从老家带来的。
当执法人员把甜蜜素、糖精钠、葡萄糖、柠檬素等勾兑剂摆在他眼前时,男子抱着头蹲在地上一声不吭。记者在现场还找到了3个针管,针头发黑--这是用来往蜂蜜里注射色素用的。当记者问男子"这蜜你自己吃不吃"时,男子摇了摇头。
执法人员清理假蜂蜜时发现了10瓶蜂王浆,所谓蜂王浆和糨糊差不多,几乎没什么味道,瓶子旁边还放着一个红色小桶,里面装有淀粉糨糊。据朱凯友交代,这些蜂王浆也是假的。执法人员表示,他们还是首次发现假蜂王浆。此外,现场还发现了花粉、蜂胶等产品,执法人员初步认定这些都是假的。据了解,这些假蜂产品主要销往庄河,造假者用四辆摩托车运输。
随后,执法人员查扣了假蜂蜜和制假售假工具,将朱凯友带回工商所进行调查处理。民宅区造假窝点被捣毁,让附近居民大为解气,一个抱孩子的老人说:"他们说这是好蜜,没想到他们昧良心坑人。现在国家抓得这么紧,他们还敢顶风作案,应该依法严惩。 "
各方评说
挖出假窝点房东也应受惩罚
得知本报记者又发现一个假蜂蜜制售窝点后,在高新园区新新园小区附近养蜂的蜂农孙洪德给记者泼了一瓢冷水:"槐花快要开了,造假蜂蜜又要开始疯狂上市了,你们虽然挖出一两个假窝点,但还有更多的假窝点藏在暗处,如果再多一些勇敢的揭露者就好了。 "
孙洪德认为,要想让假蜂蜜彻底退市,根本一条是消费者应该掌握一些辨别蜂蜜的常识。孙洪德正在准备材料和实例,计划在槐花蜜上市之际,在社区做一堂如何辨别真假蜂蜜的讲座,让更多的市民避免上当。
给本报报料的郭先生是一个生意人,他对制售假蜂蜜的这伙人十分痛恨,打假决心也非常坚决:"大家应该鼓励所有人都来举报,否则总有**,假食品会流到我们每一个人的肚子里。 "
看到黑窝点被端后,市民姜先生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不少造假黑窝点都是外地人在本地租房子,他们造假,房东难道真不知情吗?房东为了自己的利益,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挖出黑窝点,房东也应该受到惩罚! "记者来庆新(报料人:郭先生;线索费:100元本报有奖报料热线82488888
暗访
对话造假者
记者:你们的蜂蜜是槐花蜜吗?造假者:是啊,不信你用手指蘸一下,自己闻闻。记者:这边槐花还没开,哪来的槐花蜜啊?造假者:(支吾一会儿这是从我们老家运来的。记者:你们不卖给我,那蜂蜜卖给谁啊?造假者:有的卖给面包房,有的卖给熟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