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7时左右,知名***锦芳
元宵成了一匹老“黑马”
锦芳小吃店中,经理刘须水和几名骨干都累得东倒西歪,“为了保证不断货,我们已经连轴转了40个小时了,昨儿一宿甭说眯一觉了,连个眼睛都没敢眨。”刘经理说,甭看锦芳门脸儿小,但现在**能销两万斤,“这会儿粗粗算,光这几天就得比计划多卖出去3万多斤。”
东直门稻香村门店昨天倒是显得清净,往来的市民进去一问,才知道元宵、汤圆上午10时就全卖光了。“打听的人太多,前几天是忙着卖,今儿全忙着道歉了。”快嘴的营业员说。今年稻香村准备了200万斤元宵、150万斤汤圆,结果元宵连连脱销,三天前不得不忙着追加50万斤,结果还是没撑到昨天中午,店里连个元宵渣都不剩。“前几年汤圆销量看涨,谁能想到今年元宵又受欢迎了。”稻香村相关负责人说。
15日下午4时许,记者在南来顺的元宵摊位上,也看到过像被“打劫”了一样的状况,摇元宵的机器散放着,笸箩堆在一边,早上还堆满元宵盒的桌子上,干干净净的。“甭说元宵了,现在连包装盒都没了。预订的、交了钱的我们都得尽量保障呢,现在真不能再收您的钱了。”南来顺的店堂里,开票柜台一名销售大姐被好几名举着钱的顾客“包围”着,她连连解释着。
“我们本来按比往年增长30%的估计订的包装盒,光盛元宵的塑料壳就订了两万个,谁知道刚到这会儿就全没了,真是没想到啊。”南来顺总经理范嘉铭一边忙着调送面粉,一边抽空说,眼看着今年元宵的销量增长就要突破50%了。
***们反映,今年的
与“北派”元宵销量显著增长相比,今年“南派”汤圆的势头却只能算“平凡”。“今年销量很一般,增长幅度远远没有达到我们的预期。”在一家连锁超市集团的办公室,一副总经理一边翻着汤圆销售报表,一边叹气。记者从北京市烘焙协会了解到,往年北京的销量增长都是汤圆盖过元宵,“但今年的元宵销量增速忒吓人,没想到元宵还成了一匹老‘黑马’。”相关工作人员说。
顾客盼手摇元宵小摊儿重现
“小时候只要一出胡同,就能看见摇元宵的,那会儿物资匮乏,过年吃上饺子,看着摇元宵的出来,那高兴的劲儿啊,到现在都说不出。”在锦芳小吃店排队的一位大爷告诉记者,手摇元宵是当年街上的一景儿,只是现在看不见了,有点遗憾。
也有一些“小老北京”表达了对记忆中手摇元宵小摊儿的怀念。“小时候一过完年,胡同口就会有临时搭起来的小元宵摊儿。就一张桌子,几个小筐,几个人在后边现摇。很喜欢那时候的气氛,感觉年味儿很浓。”一位刚刚大学毕业的北京女孩儿说。
“***可不可以弄几个临时分号,快到过节了,到社区里去摇摇元宵卖?这节过得多有意思啊。”一名大妈插话说。
元宵换上时尚包装
“往年以为元宵就是用塑料袋包,要是早知道有这么漂亮的盒儿,往年买什么汤圆啊。”看到南来顺店中整整齐齐码放、已经被人预订走的元宵礼盒,李阿姨失望地说。
“元宵用袋儿装,那是老黄历,现在送礼,谁不图个精致讲究啊。”店员接口道,她随手提起来一盒还没封装的元宵给记者看,里头整整齐齐的四个塑料盒分装着60颗什锦元宵,谁也不挨着谁,倒是比往年容易保存了不少。
“往年的元宵都是用纸盒装,纸盒有缝儿总是弄得满身白面。这个塑料盒可真不错。”一名顾客说。
同是质量过硬的***,今年锦芳的精致礼盒也出了名儿。竹篮儿的、纸盒的、一斤装、两斤装,各个都是销量不凡。“东西好,包装好,咱送礼不就图这两样嘛。”一名拎着10盒元宵往后备厢里装的顾客头也不抬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