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世博会所运用的
近年来,食品安全事件频频发生,啥时候老百姓才能吃上放心食品?刚刚闭幕的上海世博会上运用的食品安全追溯系统让人们看到了希望――所有的农副产品都被贴上了电子
电子标签大显神通
据上海食品药品监督所副所长李洁介绍,食品安全追溯系统运用的是FRID芯片技术和无线网络技术,将企业的生产价格、运输和政府的监督管理连接起来。此次世博食品安全追溯系统运用,主要是针对散装的农产品,产品贴上一个很薄的电子标签,扫描一下就可以调出所有信息。
李洁称:“上海世博会设有中心厨房,每个中心厨房都有对应的供应、配送企业,比如一种原料蔬菜,就标有它来自哪个农场、什么时候出场的、出场的批次、合格与否(农药含量是否超标、配送的路源、配送中心、流向等等信息。”
她认为,这种系统既规范了食品安全,也为监督检测提供了便利,大大提高了检测的准确度和检测效率。“世博有150个中心厨房,供应商3000多家,产品品种3万多种,每天的车次150―160次,农产品几乎都是散装的产品,进入园区后我们会进行扫描,‘读出’标签的内容,与网络上产品的信息进行比对,完全符合的话,才会让其通过入园,这个过程几秒钟就可以完成。”
正是通过这种方法,他们得以发现了一些问题产品:有的食品根本不在溯源系统之内,有的食品添加剂含量过高,有些蔬菜农药浓度过高……“有这些问题的农产品,一旦发现,立即停用。”
此外,这种系统还能追溯食品的流向,“万一有一种产品不合格,我们发现以后,可以很快查出不合格产品的流向,看它流向了其他哪些市场,能够很快控制,召回或者销毁。”李洁说。
安全食品价格或偏高
这个看似简单的食品安全追溯系统,事实上在人力、成本的投入上并不“简单”.在现今菜价飙升的时候,大家难免会担心:食品“放心”了,菜价会不会让人“不放心”呢?
李洁认为,运用这样的高科技系统,肯定会对食品价格有影响。“世博的食品安全系统是政府投资、补贴的,比如电子标签,每个需要1元到5元不等,都是政府免费提供,光是所有的电子标签都需要一笔不少的投入。”“除了政府的额外开支,企业也要增加生产、运输的成本,这样势必会使‘安全食品’的价格高于普通食品。”
但她认为,不能单纯地考虑价格因素,现在要保证食品安全就的确需要一笔投入。
推广要靠政府和企业
在食品安全“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今天,食品安全追溯系统可谓老百姓的“定心丸”,然而,系统的推广却遭遇了推行难的尴尬。
据报道,我国的安徽、四川、山东、天津都曾经推行过这样的食品安全追溯系统,但是往往“虎头蛇尾”:平台搭建好了,在示范期间,很多信息都录入了,但因为后续没有政策或缺乏经费或企业不配合等原因,都没能顺利地大规模推行。比如天津在“可追溯系统”推行初期,先在两家养殖场、3个屠宰厂以及两个超市进行了测试和示范,预计在2008年年底将有10个超市及肉品专卖店实现可视化查询。然而,两年多过去,目前“可追溯查询机”的数量仍然维持在推行之初的两台上。
当笔者问及什么时候可以大范围在现实生活中推广时,李洁表示,关键看政府和企业的决心。“这种技术已经很成熟,不是什么难题,难就难在经济实力和体制观念上。政府不光要投入资金建立、完善这一系统,各个检测监督部门也要互相配合协调。”
“企业也要转变观念,需要有很强的社会责任感。在这种系统的管理下,企业会增加成本,它的生产运输都处于全透明的状态下,万一不合格企业就要承担责任。所以,如果要推广这种系统,企业愿不愿意配合还不好说。”李洁说。
李洁说:“虽然有一定难度,大范围普及也不是不可能。国外开始推行都是从单一的农产品开始,比如欧盟、日本等国,已经开始从肉制品普及该系统了,我国农业部也在推出一些带有‘电子标签’的重点农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