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时节,从全国各地传来了令人振奋的好消息,今年我国夏季
我国
新中国成立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种植业生产取得了突破性发展,实现了历史性跨越。我国粮棉油糖菜果茶茧等主要农产品大幅度增长,结束了长期短缺的历史,实现了总量基本平衡、丰年有余。2008年我国粮食生产登上了52850万吨的大台阶。经过60年的发展,我国粮食总产量居世界**位,全国人均主要农产品占有量远超世界平均水平。
众所周知,我们用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新中国是如何创造这一奇迹的呢?
农业部部长孙政才说,党中央历来高度重视农业生产,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强化落实“粮食省长负责制”和“菜篮子市长负责制”,不断加大各级党委、政府重农抓粮的工作力度。特别是近几年来,中央采取了更直接、更有力、更有效的强农惠农政策,促进了粮食生产的迅速恢复发展。2004—2008年粮食连续五年增产。2008年全国人均粮食占有量达到404公斤,超过了世界平均水平,比1949年增加195公斤,增长近1倍。
60年来,在粮食生产迅速发展的同时,棉花、油料、糖料和园艺产品等经济作物生产也实现了协调发展。2008年全国棉花总产量达到750万吨,比1949年的44万吨增长了16倍,产量连续多年居世界**位;油料总产2950万吨,糖料总产13000万吨,分别比1949年增长10.5倍和46.3倍。
与此同时,蔬菜、水果、茶叶、花卉等园艺产品生产快速发展,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增长点。
农业结构不断优化
据孙政才介绍,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坚持“决不放松粮食生产,积*发展多种经营”的方针,深入推进种植业结构调整和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的实施,主要农作物生产逐步向优势区域集中,主要产品供给基本实现总量平衡、结构平衡和质量提升。出现了一批独具特色、优势明显的专业化生产区域,初步形成了水稻、小麦、玉米、大豆四大粮食作物九大产业带;棉花生产基本形成长江流域、黄河流域和西北内陆棉区“三足鼎立”的局面。种植业发展的协调性不断增强,初步走出了“粮上经下、经上粮下”的种植结构“怪圈”。粮食作物生产实现了由单纯依靠扩大面积增加总产向稳定面积、依靠科技提高单产的重大转变。粮食作物面积占整个农作物种植面积的比重由1949年的88.5%下降到2008年的68.3%。品种结构和产品质量进一步优化。2008年四大粮食作物品种综合优质率达到64.8%。蔬菜生产基地、设施蔬菜的迅速发展,交通运输状况的改善和鲜活农产品“绿色通道”的实施,使我国农产品基本实现了全年均衡供应,满足了人们多样化消费需求。
科技进步发挥了重要作用
60年来,种植业各种农产品产量的大幅度提高是在耕地和劳动力逐渐减少的情况下实现的,在这一过程中,科技进步发挥了重要作用。
据专家测算,“七五”时期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为27%,“十五”期末达到48%。随着农作物育种由传统育种向杂交育种、细胞工程育种、基因工程育种和航天育种发展,大大提高了良种培育和品种更换速度,培育出一大批高产、优质、多抗杂交新品种,推广了种子精选包衣、免耕栽培、地膜覆盖、旱作节水、测土配方施肥等实用增产技术,实现了良种良法配套,加速了生产用种的更新换代速度,提高了良种覆盖率和单位面积产量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