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经济,价格涨落是常事。但如果涨也涨得惊心动魄,跌也跌得伤筋动骨,而且这种态势一再循环出现,恐怕对生产者与消费者来说,都不是好事情。眼下的猪肉价格就呈现此般情景。
谷贱伤农,这是*简单、*深刻的道理。眼下的价格意味着什么呢?按照散户的经验,生猪每百斤在400元以下,就要折本。猪价暴跌,看得见的因素是“猪流感”名称引发的消费恐慌,而背后的原因还很多。此刻,仅仅靠辟谣流感对猪的“误伤”,恐怕不能解决问题。
生猪与肉禽产品占CPI比重的8%,是国家防通胀与控紧缩的*佳武器。才一年的光景,肉价就从CPI的领跑者变成了拖后腿者,生猪产业再次遇冷,这种蹦*式价格走势,已经不是一个偶然的循环,而是行业硬伤,也容易衍生很多经济问题。
有暴跌,自然就有暴涨,养猪就成了一场赌博游戏。一旦猪价或肉价悖逆了基本价值,涨落就不是价值规律的常态了。猪价周期性波动可以理解,但如此癫狂,就不得不反思宏观调控之责。
眼下来看,辟谣并不是纾解猪价暴跌的治本之策。在此关键时期,*起码应该增强宏观调控在反周期调节上的能力,要在猪价或肉价过低时及时出台价格保护措施,干预市场的非理性波动。长远来看,还应加大对供需信息的传递,做好市场预警工作,培育行业协会以增强价格对话能力等。保护好生猪养殖的合理盈利能力,我们才不至于吃不起肉或者吃不到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