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经国家
近年来,烟台市质监局围绕建设“海上烟台”、“山上烟台”、“田里烟台”的农业产业化发展战略,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和技术优势,深入扎实地开展农业标准化工作,建立了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联农户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格局,实现了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农业标准化正在不断地被成功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现在,全市已制定发布了《大樱桃栽培技术管理规程》、《栖霞苹果栽培技术规程》、《海参鲜活品标准》等50多项地方标准。2008年,全市规模以上农业企业发展到1000余家,年销售收入达700多亿元,过亿元的龙头企业达86家。
“蓝色”产业乘风破浪
每年一到9月,在烟台909公里的蔚蓝海岸线上,处处呈现着蓝色产业的盎然生机,京鲁渔业、东方海洋渔业、彩盛水产公司……一条条硕大的金枪鱼、大菱鲆鱼从冷库运出,一箱箱鱿鱼被分割、加工、包装……这些经过精细养殖、加工的海产品,将漂洋过海,出口到欧美等地。
烟台海水资源丰富、水质优良、温度适宜,水产养殖一直是烟台的优势产业之一,但传统粗放的养殖方式使水产养殖处于高投入、低品质的状态。针对这一问题,烟台市质监局审时度势,因地制宜,以“突出重点、标准**、示范创优、务实求效”为原则,协调有关单位积*申报国家大菱鲆鱼标准化示范区等水产养殖项目,研究制定大菱鲆鱼养殖等一系列水产养殖标准体系,对全市水产养殖技术人员进行标准化养殖培训,对标准体系的执行情况进行技术指导和定期监督,并依托京鲁渔业、东方海洋等水产生产龙头企业,带动各区域养殖户标准化生产的积*性,确保各水产养殖户特别是标准化示范区水产养殖完全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如今,烟台蔚蓝的大海已经孕育出近400家水产品养殖和加工企业,去年上半年,全市水产品总量达51万吨,实现产值112亿元,出口近15万吨,创汇达5亿美元。山东海阳大菱鲆鱼标准化示范区产大菱鲆鱼超过1600万尾,带动养殖示范户421个,养殖面积达52万平方米,总产值近5亿元。京鲁渔业、东方海洋、水星食品、安德水产等4家企业跻身中国水产加工贸易企业25强。
“绿色”产业枝繁叶茂
“我家的白黄瓜是无公害产品,全部销往北京、上海等大城市,500克*高卖到16元,标准化生产使我3个白黄瓜大棚一年能多挣七八万元。”烟台市海阳里店镇的王兴国老汉在自家大棚里,自豪地诉说着农业标准化生产给他带来的喜悦。在海阳,像王兴国这样通过实施农业标准化生产走上致富路的农户达3万余户。
烟台是一个农业大市,农业生产在国民经济中占有很大的比重。近年来,烟台市质监局狠抓农业标准化工作,以标准化促农业经济发展。他们从建立健全农业标准体系入手,为提高农产品质量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严格执行农产品质量标准和技术规范,用标准规范了农产品的源头控制、产中检测、产后分级等各个环节;积*推广“公司+基地+农户”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带动和辐射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技术的示范推广;大力推进无公害农产品标志认定工作,提高了广大农户申请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认证、有机农产品认证以及进行商标注册的积*性;广泛开展“农业标准进村入户”的教育培训活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技术的推广普及活动,使学技术、讲标准的意识在农民心中深深扎下了根。
现在,农业标准化已成为烟台农业产业化的核心竞争力和国际通行证。农产品标准已覆盖粮油、蔬菜、食用菌、畜产品等多个领域,全市农业标准化基地面积发展到23万多公顷,龙大蔬菜、安德利果汁、登海玉米种、春雪鸡肉制品、九发食用菌等一大批畅销国内外的**农产品脱颖而出。
“特色”农业昂首前行
“烟台的空气里都弥漫着葡萄的香味和葡萄酒的芬芳。”烟台国际葡萄酒节开幕时,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和葡萄酒爱好者无不发出这样的赞叹。张裕、长城、威龙、南山庄园、南王山谷君顶酒庄等着名葡萄酒品牌各放异彩。目前,仅蓬莱葡萄标准化示范区面积就达6130公顷,葡萄酒年产量达10万吨,占全国产量的1/6.
葡萄酒业的发展,只是烟台特色农业发展的一个缩影。近几年,烟台市质监局根据当地特殊的地理和气候条件,立足烟台农业生产现状,通过标准引导、技术扶持和政府激励,大力发展特色农产品生产,教育引导农民调整产业结构,实施区域化开发、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涌现出烟台苹果、龙口粉丝、烟台葡萄酒、烟台大樱桃4种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成为当地农业的“摇钱树”、“富民果”和“聚宝盆”,烟台特色农业得到迅猛发展,促进了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