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1日,
▲舆论:三聚氰胺与食品添加剂分得清
在以往许多食品安全事件中,食品添加剂行业常常被误推到风口浪尖上。许多非食品用原料的滥用,公众、媒体、非专业人士往往界定不清,如苏丹红、孔雀石绿、瘦肉精等等,常常被归罪到食品添加剂头上。而这次三聚氰胺掺加在奶源中的舆论反应,令食品添加剂和配料行业人士比较安慰,由于专家解释及时、媒体信息充足,大部分的人都将三聚氰胺与食品添加剂划清了界限。人们普遍了解三聚氰胺不属于食品加工用原辅料,也不属于食品添加剂范围,是非食品加工使用的化工原料,在食品中使用三聚氰胺属于“加入非食品用化学物质生产食品”的非法行为。
食品添加剂和配料的受访企业均表示,感到安慰的还有,目前发现这种为了冒充蛋白而加入的非蛋白氮,基本都是直接加入原奶中,而并不是通过复合在食品添加剂和配料的渠道混入,这守住了食品添加剂和配料在三聚氰胺事件上的清白。受访企业纷纷表示,将进一步严把生产和销售环节的质量安全控制,防止非法添加物通过食品原料合法添加的渠道进入到食品配方中。
▲连带:近期销售几分欢喜几分忧
对于三聚氰胺事件是否对食品添加剂和配料的销售有影响的问题,企业有不同的声音。一些以国产奶粉为主要客户群的食品营养强化剂、配料企业表示,近期的销售额会有所损失,但从长期来看,奶粉企业会更加规范和注重安全,注重配料的质量和科学性,那么优质食品营养强化剂和配料的业务量就会放大。一家食品添加剂跨国企业的市场人员告诉记者,近期销售量也不会有多少损失,因为乳制品应用中,一些产品在减产,一些产品也在加紧增产,而且奶粉毕竟不是重头产品,调味液态奶、乳饮料和酸奶是主导产品,而这些主导产品市场并没有伤筋动骨,十天内得到了很快的恢复。
很多企业反映,由于三聚氰胺事件导致消费者、食品业和管理者的高度敏感,无论生产的食品添加剂和配料产品是什么物质,大多都被要求作出不含有三聚氰胺的承诺,或出具不含有三聚氰胺的证明。一家生产植质奶油的企业人士就告诉记者,他的客户要求出具不含有三聚氰胺的证明,完全不理会植质奶油是大豆油脂产物根本不来源于牛奶、也不需要增加蛋白检出量的事实。
一些生产鸡蛋蛋白、大豆蛋白类配料的企业销售业绩看涨。一些原来使用牛奶、奶粉做配料的糖果、巧克力、糕点、饼干、冰淇淋产品的企业为避免问题乳,采用了部分鸡蛋蛋白、大豆蛋白和进口乳清蛋白的配方。因此对这些蛋白类配料的需求增长。对于蛋白加工企业来说,鸡蛋蛋白、大豆蛋白的原料壳蛋和豆粕不是液态和粉状物料,原料自己可控,不像原奶容易掺水和掺入三氯氰胺。蛋白加工企业人士分析,问题奶粉主要是从收奶之后到乳粉加工之前的过程中加入的,而乳粉企业并不了解,因为原奶掺入三聚氰胺是为了掩盖牛奶掺水后蛋白质含量不足,而水在牛奶浓缩喷雾时被蒸发掉了,乳品企业不会愿意收购掺水的牛奶。所以对加工企业,原料安全控制的简单性非常重要。专家介绍,其实用化学法测非蛋白氮也并不难,只要多一道步骤即可:先用三氯乙酸处理样品。三氯乙酸能让蛋白质形成沉淀,过滤后,分别测定沉淀和滤液中的氮含量,就可以知道蛋白质的真正含量和冒充蛋白质的氮含量。但是这种方法只能粗略测出非蛋白氮,不能准确判断掺入哪种含氮物质及其精确的含量。
业内人士分析,此次三聚氰胺事件暴露出乳业高速发展中乳源、乳蛋白不足的问题,除了加强乳源建设外,开发其他的食品蛋白质来源也是一种缓解方法,但专家提醒,在使用其他蛋白质来源时,要吸取乳业的教训,提高风险意识和完善检测标准。
▲呼声:所有食品原料肯定列表
从事食品添加剂研究的天津科技大学孙平教授提出,三聚氰胺在食品质量的常规检验中并不作为检验指标,也不属于污染残留物的监测内容。三聚氰胺在食品中的出现和“顺利”通过质检“防火墙”,其主要原因应该是在食品加工、原料采集生产、集中处理、卫生监管等环节中出现的疏漏所致。孙平教授认为,弥补法规上面的疏漏,应当出台食品加工使用的全部原材料、辅料、添加剂物种名单与适用范围和相应产品的质量要求,即实行所有食品原料肯定列表制度,强调凡在食品中添加或使用原辅料名单外的任何物质均属于非法行为,必须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因为像三聚氰胺这样的有毒物或污染物有成千上外种,不可能为它们一一设定检测方法,也不可能把它们都列入食品标准的常规检测指标中。
孙平教授说,三聚氰胺虽不属于常规检验指标,但如果对各个环节的管理得当、对所使用原料、辅料、成品的实施严格地监督和检验、所有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高度负责的话此类事件完全可以避免发生。对三聚氰胺事件的处理需要严格、严肃处理。但不应以治标为目标,仅靠头痛治头,脚痛治脚的模式处理,类似食品事件以后很难保证不会发生。只有标本兼治,才能有效地降低或杜绝此类事件的再次发生。食品质量安全体系的建立需要增加对食品加工过程、原辅料生产、食品流通产品的监测环节和对生产、经营场所、人员、条件监督管理。尤其对零散原料供应点、生产企业外聘原料加工基地的监管。此外,对任何与食品生产、经营的相关管理人员必须具有行业资质或通过专业考核。业内人士预期,食品添加剂与配料检测和准用体系将伴随食品安全危机的升温而面临一场洗礼,监管力度、筹建频度可能加强,法律责任界定可能将更为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