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全国区域土壤背景
1.全国区域土壤环境背景值检测的目的
土壤区域背景值是在一定自然区域内土壤中各种化学元素或化学组成的背景含量、分布类型及其变异规律。土壤在陆生生态系统中受生物气候带的影响,呈地带性规律分布。因此不同区域、地带、元素在土壤中的淋溶、迁移、积累等地球化学行为不同,导致不同区域之间土壤中各种元素的背景含量和分布规律也有明显差异。调查研究元素的区域背景含量对于评价土壤的污染范围、程度,制定土壤环境指标,预测土壤污染趋势,正确评价土壤环境质量有重要作用。
2.全国区域土壤环境背景值检测的指标
水分、pH值、有机质、金属元素全量(铅、镉、铬、铜、锌、镍、砷、汞等)、和金属元素有效态分析(有效铁、有效锌等)、速效成分分析(速效钾、速效磷等)、氮素(全氮、水解性氮、铵态氮、硝态氮)、全磷和有效磷、矿物油、挥发性有机物、半挥发性有机物、多氯联苯、多环芳烃、邻苯二甲酸酯、农药残留等。
二、农田土壤环境
1.农田土壤环境检测的目的
农药、化肥的大量使用,造成土壤有机质含量下降,土壤板结,也是土壤污染的来源之一。土壤污染除导致土壤质量下降、农作物产量和品质下降外,更为严重的是土壤对污染物具有富集作用,一些毒性大的污染物,如汞、镉等富集到作物果实中,人或牲畜食用后发生中毒。如我国辽宁沈阳张士灌区由于长期引用工业废水灌溉,导致土壤和稻米中重金属镉含量超标,人畜不能食用。只有通过检测确保土壤健康才能种植出健康的食物。
2.农田土壤环境检测的指标
水分、pH值、有机质、金属元素全量(铅、镉、铬、铜、锌、镍、砷、汞等)、和金属元素有效态分析(有效铁、有效锌等)、速效成分分析(速效钾、速效磷等)、氮素(全氮、水解性氮、铵态氮、硝态氮)、全磷和有效磷、矿物油、挥发性有机物、半挥发性有机物、多氯联苯、多环芳烃、邻苯二甲酸酯、农药残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