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4日,由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主办的“2018中国棉纺织大会暨第五届第四次理事扩大会”在上海召开。会议以“质量变革、提升效率、动能转化”为主题。 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副司长曹学军在致辞中分析了棉纺织行业的现状及面临的挑战。她表示,棉纺行业正处于转型升级的时期,产业结构不断调整,设备向着智能化、自动化的方向发展,劳动环境有很大改善,纱线品种愈加丰富,但同时也应正视面临的挑战,如产品市场受挤压。今年一季度,我国规模以上棉纺织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同比下降2.9%,利润同比下降1.7%;设备发展水平差异大,自动化成本高;中美贸易摩擦对纺企经营信心的影响等。 一直以来,棉花和化纤关系紧密,两者存在着替代和竞争的关系。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会长端小平在主题报告中做了具体分析。他表示,过去收储导致中国内外棉价差扩大,而粘胶短纤保持了相对平稳合理的价格走势,对消化内外棉价差起到非常积*的作用,维持了中国棉纺产业原料市场的平衡。2017年,我国非棉纤维用量总量达到1270万吨。 端小平认为,从过去10年看化纤与棉花的竞争,虽然化纤占据了一定优势,但基本是良性的,竞争促进了各自产业的技术进步。未来化纤、棉花会和平共处,占据各自市场,但增量主要靠化纤。我国将会进一步放开棉花的进口,增加配额数量。国家轮入轮出制度将会在适当时机启动(国储棉储备到还有250万吨左右),具体操作将更加市场化。 关于美棉加征关税的影响,端小平表示,我国进口美棉数量占比**,2017年占比超过40%。加征25%关税后将大幅增加用棉成本,棉纺企业一方面将寻找其他进口源代替美棉,无污染的澳棉和巴西棉比较可能取代美棉,印度棉为次选,另一方面将调整产品结构,加大非棉纤维应用开发,这对非棉纤维来说是一次意外的机遇。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中国贸促会纺织行业分会会长徐迎新分享了中美贸易战对纺织行业的影响和应对措施。他表示,中美贸易不只是贸易战,而是更深层次的改革战、战略站。建议政策有:建议完善产业发展环境。妥善处理中美贸易摩擦。稳定人民币汇率。开拓多元销售市场。减轻企业税费负担。企业则要积*进行资源整和和全球资源配置,在产品研发上下功夫。 关于企业所关心的棉花配额问题,国家发改委经贸司商品平衡二处处长尹坚在会上强调,要做好棉花配额工作,企业诚信申报是基础,在初次申报中,许多中小企业虚报产能、用棉量的问题突出。尹坚还表示,棉花进口管理要以服务于产业高质量发展为原则,要考虑上下游的关系,既可以满足企业用棉需求,降低用棉成本,增强纺企竞争力,也要保障新疆棉农的利益。未来棉花进口管理的方案会减少政府干预,把自主权交给企业,发改委会尽快形成合理方案,提早出台方案。 纺织产业经济研究院副院长赵明霞从纺织服装产业经济走向角度出发进行了分析。数据表明,我国纺织行业经济增长速度稳中趋缓,规模以上企业经济效益持续中低速增长,纺织行业运行质效情况稳定,产业链结构优化,纺织品服装内销持续增长,内需市场消费升级特征显现。总体来讲,外部环境变数增多,运行压力有所增加,企业竞争力发挥决定性作用。 天门纺织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焦伦进在会上介绍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