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纺织强国”保持竞争优势

百检网 2021-12-07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纺织行业紧紧围绕建设“纺织强国”战略目标,积*开展结构调整、品牌建设、科技提升、人才培育、可持续发展等工作,进一步巩固了行业的可持续竞争力。面对经济发展的新常态以及新的产业形势,我国纺织行业积*运用全球化资源,大力推进行业科技创新成果转换,持续鼓励品牌建设,坚决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全行业在建设“纺织强国”的道路上稳步迈进。

  生产规模平稳增长

  为了满足国内外纺织品服装市场需求,近年来我国纺织行业的生产规模持续扩大。2012年,我国纺织纤维加工量为4540万吨,到2016年,我国纺织纤维加工量为5420万吨,这5年间年均增速为4.5%,占全球纤维加工总量的比重超过50%。

  从我国纺织行业主要大类产品产量指标来看,也表现出规模不断扩大。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全社会纱产量为2984.0万吨,布产量为848.9亿米,化学纤维产量为3837.4万吨;至2016年,我国全社会纱产量达3732.6万吨,布产量达906.8亿米,化学纤维产量达4943.7万吨。这5年间,纱、布、化学纤维产量的复合年均增长率分别为5.8%、1.7%和6.5%。

  出口保持竞争优势

  我国是纺织品服装出口大国,在国际纺织品服装贸易舞台中一直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近年来,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规模虽受到国际市场低迷等因素影响有所波动,但仍在国际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保持一定的国际竞争优势。据我国海关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2625.03亿美元,约占全国出口贸易额的12.8%;2016年,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2701.20亿美元,约占全国出口贸易额的12.9%。这5年来,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额复合年均增速为0.7%。根据WTO的统计,近年来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占世界纺织品服装出口总额的比重为37%左右,稳居世界**位。

  投资增长保持稳健

  受行业发展环境平稳、行业结构调整加强等因素影响,我国纺织行业的投资信心持续增强,投资增长保持稳健。2012年,全行业实际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为7793.02亿元,占同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2.08%;2016年,全行业实际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达12838.75亿元,占同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2.12%。这5年间,我国纺织行业固定资产投资额复合年均增长率为13.29%,高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年均增长率0.5个百分点。

  运行质量不断改善

  近年来,我国纺织行业积*开展结构调整,加强企业市场反应能力,行业质量效益得到持续改善,纺织行业占全国工业主营业务收入比重、利润比重持续提升。据国家统计局年报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规模以上纺织企业累计完成主营业务收入57361.31亿元;2016年,规模以上纺织企业完成主营业务收入73302.3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6.3%。2016年规模以上纺织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占工业的比重较2012年提升了0.2个百分点。

  2012年,我国规模以上纺织企业累计实现利润总额3392.1亿元,2016年,实现利润总额4003.6亿元(快报数据),复合年均增长率为4.2%,占全国工业利润比重也由2012年的5.5%提高到2016年的5.8%。这五年间,行业的平均利润率为5.72%,较之前有所提升,也显示出我国纺织企业盈利能力在稳步提升,运行质量在不断改善。

  结构调整持续深入

  2016年,我国服装、家纺、产业用纤维消耗量比重由2012年48.46∶29.30∶22.25调整为45.57∶27.68∶26.75,产业用纺织品应用领域进一步扩大。2016年,我国化纤产量4565万吨,占全国纤维加工总量84%,比2012年提高7个百分点,化纤产品的差别化率提高到约60%。化纤品种结构持续改善,高性能纤维的产业化技术也取得了重大突破。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高性能纤维生产品种覆盖面*广的国家。应用高性能纤维研发出一批结构增强材料,半刚性玻璃纤维网隔经编材料成功应用于“天宫一号”航天器,芳纶蜂窝材料已应用于大飞机、直升机等军工和航天领域,碳纤维风力发电叶片大幅减轻了叶片重量并延长了使用寿命。

  全行业不仅在产品结构方面不断优化,在区域结构调整方面也在持续推进。国内中西部地区,尤其是新疆地区成为纺织服装业新的投资热点。与此同时,我国纺织服装海外投资呈提速态势,行业骨干企业积*打造“中国+周边国家”制造基地,在发达国家开始向产业链高端领域渗透。在“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指导下,国内骨干企业加快国内产能布局优化和全球资源整合,产能合作呈现多区域、多形式、多层次的推进态势。许多企业经过数年打拼,已站稳海外,并开始逐步起到传帮带作用,抱团发展,互利共赢。

  科技创新能力提升

  党的十八大以来,纺织行业大力推动行业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加大科技投入,在纤维材料、纺织、染整、产业用纺织品、纺织装备、信息化各领域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成果,实现了全行业关键、共性技术的突破,行业自主创新能力、技术装备水平和产品开发能力整体提升。2012~2016年,全行业共有17项成果获国家科学技术奖,其中“数字化筒子纱染色成套技术装备”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643项成果获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奖,同时取得了一批省部级科技奖励。

  纺织产品的加工技术、装备水平都得到提升,两化融合深度开展。紧密纺、喷气涡流纺、细络联、自动络筒等纺织工艺技术及装备的进步为高品质面料开发奠定了基础,新型纺纱技术在毛纺企业的推广面达到了60%;精细印花、数码印花技术取得较大突破并在行业推广应用。纺织机械行业通过产学研结合,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能力进一步提升,已从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国产化进入再创新、自主开发创新的新阶段,国产纺织机械国内市场份额达到70%以上。适应纺织行业管理特点的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功能日趋完善,可完全实现模块化应用,纺织行业中等规模以上企业管理信息化应用综合覆盖率达到75%以上。

  品牌发展取得进步

  近5年来,我国纺织服装品牌市场细分化、差异化、专业化发展已成行业共识。品牌企业通过优化渠道布局、变革终端形态、改善消费体验,深度挖掘品牌市场效益;协同效应更加明显。国际化发展积*探索,全球资源配置能力显著提高,分工协作不断深化,形成了大品牌做强、做优,中小品牌做专、做精、做特的品牌生态。品牌企业根据消费需求变化,从科技创新、产品创新、设计创新、管理创新、服务创新等多方面着力提高品牌和产品对市场的适应性,积*从时尚美学、服用功能、生态环保、自然健康等方面满足消费新需求。

  品牌的文化号召力正在积*提升。

  随着“中国风”在世界时尚舞台的异军突起,中国服装品牌正将“中国文化”与时尚进行结合,变成一种相对强大的号召力,**行业进入新的竞争时代;挖掘传统工艺,提升品牌价值。中国的传统手工艺术具有*高的美学价值与文化内涵,目前将传统非遗文化和服装设计融合创新已成为国内服装品牌设计创新和文化塑造的一大主流趋势。把民族技艺变成产业、变成商品,既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又提升了品牌自身的文化价值和影响力。

  坚决践行绿色发展

  在我国纺织行业重点发展指标向“纺织强国”稳步迈进的同时,全行业各个产业链环节坚决践行绿色发展,积*推进节能减排、清洁生产、循环再利用等工作。

  比如,印染行业在环境治理和从源头上控制有害物质的使用与排放方面取得了相当的进展,中国纺织品服装的生态安全性能总体上已经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国内企业积*进行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ISO152 0173 384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和Oeko-Tex100认证,许多企业已通过生态安全认证。印染行业通过全面推进结构优化,提升技术、管理水平,从生产全过程减少资源、能源消耗和污染物产生,同时加大末端治理力度,提高污染治理水平,行业节能减排取得显著成效。2010~2015年,印染行业单位产品水耗下降28%,由2.5吨/百米下降到1.8吨/百米;单位产品综合能耗下降18%,由50公斤标煤/百米下降到41公斤标煤/百米;印染行业水重复利用率由15%提高到30%,提高15个百分点。化纤行业积*推进绿色制造,推广先进的绿色制造工艺技术、节能减排和循环再利用技术,加快推动淘汰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率的生产工艺和设备,推广重点节能减排技术40余项。循环再生纤维领域注重结合现实回收过程的实际问题对回收路线进行优化,实现系列关键技术的突破,研发出**国际的废旧聚酯回收再生生产线。为了适应新形势,行业内持续调整完善清洁生产标准、节能减排、绿色纤维标志认证、消费安全保障等工作,为实现绿色发展保驾护航。

  未来,我国纺织行业将继续围绕结构调整、科技进步、品牌建设、绿色发展、文化传承、人才培育等工作,努力实现纺织科技强国、纺织品牌强国、纺织可持续发展强国、纺织人才强国四大战略目标,更好地发挥纺织工业作为重要的民生产业、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和具有国际竞争新优势产业的历史作用,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纺)

百检能给您带来哪些改变?

1、检测行业全覆盖,满足不同的检测;

2、实验室全覆盖,就近分配本地化检测;

3、工程师一对一服务,让检测更精准;

4、免费初检,初检不收取检测费用;

5、自助下单 快递免费上门取样;

6、周期短,费用低,服务周到;

7、拥有CMA、CNAS、CAL等权威资质;

8、检测报告权威有效、中国通用;

客户案例展示

  • 上海朗波王服饰有限公司
  • 浙江圣达生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天津市长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上海纽特丝纺织品有限公司
  • 无锡露米娅纺织有限公司
  • 东方电气风电(凉山)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