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真正能度过难关,穿越周期的纺织企业是谁?它们的核心优势又是什么?共同特征在哪里?这些是*现实、又令人深思的问题。
当下的纺织行业,因为一场突发的疫情,不仅陷入了市场规模的萎缩,更是被围困在生存与突破的漩涡之中。随着疫情全球扩展,国际贸易和出口订单下降已成定局,很多生产贸易企业也陷入困境。然而就在这“乱象丛生”的半年时间内,青岛萨尔马纺织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却平稳度过危机,实现订单不降反增的新局面。
这家成立于2017年,坐落于青岛莱西的纺织企业,经过2年多的打拼,以其“五星级”的品质和服务在业界已然赢得良好的名声,在超细旦面料领域占据重要位置,目前工厂拥有日本进口津田驹整浆并6套,双喷龙头机津田驹8100设备1000台,员工300余人,年产值达2个亿人民币。
克服“水土不服”,成功转型内贸!
此前萨尔马纺织的主要客户大多来自海外,但今年一场疫情直接让大部分外贸订单“消失”,但同时电商网购、在线服务等各种新业态释放出的消费需求正在转变为供给侧的创新动能。看到如此商机,王总便下定决心:山不转水转,全力打开内销市场!
“对于外贸企业来说,外贸产品转内销并非易事,因为内销市场的‘游戏规则’与外贸市场差别很大。”王总表示。也正因为此,危机下,一系列新的探索、试水和变革,在这家纺织企业内上演。
关于产品,保证过往生产品质不变的前提下更换产品形态,生产满足国内需求的适销对路的新产品,萨尔马纺织一方面减少超细旦尼龙的产能,另一方面加强与行业内原料大厂紧密合作,从原料入手,开发新产品,着力研发生产超细旦春亚纺、格子春亚纺、高收缩丝、钻石丝、高弹丝等这些适用于国内防寒服、运动服和户外面料;
关于销售,改变过往外贸订单越大越好的思路,适应国内服装面料贸易“快反”节奏,满足国内客户“少量、多批、物美、价廉”的形态。为此,萨尔马纺织在开年后不久就从津田驹订购一台小样机,加快试单、试样到大批量生产的速度,与国内销售模式“无缝对接”;
关于服务,不断加强与客户的沟通联络,在特殊时期主动为客户提供优质新品,并主动延长品牌客户的回款时间,减少企业内部沟通流程,形成生产、研发和销售三位一体的扁平化管理,能更精准地对接客户、服务客户。
“调整国内外业务比例其实是一个综合因素下的战略抉择。”王总说道。近年来国产服装品牌的崛起,再加上疫情冲击了国外品牌,深挖国内市场成为王总心中的必然选择。只通过不到半年的时间,萨尔马就克服了外贸转内销的“水土不服”,成功开发了一批国内品牌客户。“第二季度,我们成功打开内贸市场,订单明显恢复,目前一直处于饱和状态。”
新机 抓住品牌产品新拐点,布局弹力市场!
通过成功吃下“内贸”这块蛋糕,萨尔马满足了自身生产平衡,暂时缓解了疫情对出口订单的损失。然而疫情影响毕竟只是暂时的,对于企业来说,把所有精力都投入内贸市场的开拓也非长久之计。随着疫情的好转,企业需求及时把精力转回来,放在自己的主打产品上,萨尔马纺织对未来的产品布局也已经提上议程。
“对于新的产品来说,从开发成功到成熟应用需要一个艰辛的过程,好在我们已经走了不少的路。”王总说道,“无弹不成布,现代人们对舒适度和灵活度的追求,弹力面料的空间很大,这也是我们抓紧时间布局弹力面料的原因。”
据悉,萨尔马纺织已经陆续购置一批230CM宽幅织机,专门用于生产尼龙机包、涤纶机包和T8面料,总投资额已达2000万。“在产品的开发和工艺探索上,我们投入了很大的精力和财力。生产过程中,稍有偏差,出来的产品就会不稳定。我们生产机包面料也是经历了曲折的过程。对于新产品来说,先要做稳定,这才是*关键的。”王总说道。
稳定的产品来自稳定的原料和设备。由于机包氨纶原料产能低,也导致了这款面料在弹力面料中供小于求的地位,可见相较于成本低却容易断丝的空包氨纶面料来说,机包氨纶纱和T8在市场上的发展潜力更广大。
与记者谈到产品的生产过程中,王总表示,“如今机包面料的生产,离不开原料厂的支持与配合,在生产过程中遇到一些问题,及时与他们进行反馈,通过对我们技术人员进行技能培训,优化工艺流程,*终才得以生产出稳定的产品。”自投入弹力面料领域以来,萨尔马纺织一直与原料厂保持紧密合作,确保每一米布出厂都是“零投诉”!
每一次危机过后,都会把原有的产品给淘汰,形成新的消费理念。如今萨尔马纺织在正确道路做了正确的选择,工匠精神与使命,脚踏实地的聚焦,以精益和创新为腾飞的两翼,向着更高端的“中国制造”冲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