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最后的倔强:为了生存!100%亏本降价抛货,依然卖不出去!

百检网 2021-12-07

在今年新冠疫情来临之后,我们一直鼓励纺织老板们:再熬熬,等到疫情结束,市场总会好起来的!如今,7月已至,积压了大半年的市场压力并没有多大的改善:工厂利润低、市场货跑得慢、染厂没订单……


一月疫情二月风,
三月没事呆家中。
四月坐吃山也空,
五月又在封闭中。
到了六月更加懵,
七月八月待定中。
九月十月又入冬,
十一二月全剧终。
明年咋活研究中,
今年不死算成功。


上面打油诗描述的一系列的消*事件像一个个不断重复的恶性循环,在控诉着今年的纺织市场生意难做!


进入7月,生意清淡不说,市场价格开始混乱,低价、*低价、更低价……大大小小抛货信息更是层出不穷,坯布低价不断冲击着市场,客户价格越压越低,纺织老板们也越亏越多。


纺织厂*后的倔强:为了生存,不惜损失成本!



“之前我们找某知名纺织厂拿过5万米缎面雪纺,价格在3.65元,这个价格和年前相比已经便宜了一些,但没想到*近他们的价格降到了2.9元/米,不过前提是要拿够50万米。”一位盛泽地区的纺织老板说道。


2.9元/米的50D缎面雪纺百分之百是亏本的,据了解该纺织厂年前囤了一批货,年前价格在3.8~4.0元/米,本来打算是准备过完年加价卖出,但没想到被疫情打乱了原本的计划,现在仓库里大量的库存难以消化,只能低价出售,按照现在原料的价格来算如果以3.5元/米的价格出售是不会亏本的,先前3.65元/米的价格出售还能赚个0.15元/米,但抛了一段时间以后又开始抛不出去,于是价格又一次的被压低,从原本的3.65元/米直接降到了2.9元/米,下降了0.75元/米,连本都保不住,但前提是要拿够50万米才行。


虽然生厂商以亏本的价格出售库存,从表面上看来是“亏”,但从实际意义上来说并没有吃大亏,抛货的意义本就是大量低价抛售,清理库存才是抛货*根本的意义,这样一来库存清出去了,资金虽然有所减少,但至少还有进账,虽说这些面料不含氨纶丝放个一两年也不会有特别大的关系,但是放的时间长了多少会出现损坏、折旧,到时价值会比现在亏本抛货来的更低,而且不是特殊情况相信客户也不会选择存放时间太久的库存!


有人说:“只要价格卖得低,库存就可清光光!”然而,这句话已经不适应目前的这个纺织市场行情。这个50D缎面雪纺2.9元/米的价格做梦都想不到,这么大的便宜谁不占?


但50万米对于目前一些库存高、资金流动量较小的纺织老板而言确实是有点难以承受。而有些品种的坯布,即使抛货,也无人问津。有些厂家在微信圈里打广告抛货,可是很多天过去了,广告仍旧天天发,库存一点也没变。


 


抛货去库存,实际上是损害行业的一个不良行为,但厂家抛货也是被逼无奈,显而易见,该厂为了生存,不惜损失成本。


需求提振不佳,聚酯难现上涨行情!


从需求来看,消费增量并不乐观,且存在下降的风险。据海关总署数据显示,5月份包括口罩在内的纺织品出口同比大增77.34%,但是服装出口同比下降26.93%,4月份以上数据分别是56.2%和27.1%,也就是说跟4月份相比,5月份服装出口依然没有得到改善。而现在处在青黄不接的消费淡季,终端下游还存在订单不足的问题。目前坯布库存已突破近四年的*高位,终端织机已持续四周降低开机率。



由于仍然维持着90%左右的高开工率,在下游需求下降的情况下,压力逐渐向上游传导,聚酯成交清淡,产成品库存连续2周上升。那么后期聚酯负荷是否还存在继续上升的空间呢?近两月聚酯平均产量已经达到457万吨,同比增速接近10%,与过去三年的平均增速基本持平。


我们认为在全球纺织品消费下降、多家知名品牌被曝破产或退出市场的情况下,能达到目前的增长水平已殊为不易,基本兑现了对消费恢复的预期。但是现实是终端需求尚未恢复至正轨,在终端库存压力传导的作用下,聚酯产品供应存在纠偏的风险。


市场年底前难复苏,

但库存已经堆不下了!

今年,纺织人摊上事了!


还记得去年8月初的时候,有位在市场里跑业务的朋友抱怨说:


由于淡季提前到来,生产春亚纺、涤塔夫、仿真丝这些常规产品的厂家普遍遭遇了高库存的问题,一些大厂的库存甚至高达几千万米,距离以往行情开始好转的9月还有一个月的时间,2019年的行情基本算是完了。


而今年因为疫情的影响,这个时间已经被提前到了6月份甚至更早。



失效的规律,及“一路看涨”的库存


按照往年行情正常的情况,纺织市场一般有两段旺季:


  • **段从3月开始,一般到6月初结束,主要做的产品是春夏面料;

  • 第二段从9月开始,一般到11月结束,主要做的产品是秋冬面料。


而每次在旺季刚开始的那段时间,订单数量是*多的,因此一直有“金三银四”与“金九银十”的说法,然而这样的说法在近两年似乎并不成立。


从2017年开始江浙地区织造企业平均库存,我们可以很明显地看出:


  • 从2018年4月以前,织造企业的库存虽然在不断波动,整体的区间是稳定的,库存在一定时间内增长了,过一段时间到了旺季,就会降回原先的位置;

  • 但2018年4月之后,情况就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织造库存虽然也是随着时间涨涨跌跌,但是下降的幅度完全跟不上上涨的幅度,*终也就导致了库存越来越高。


销、甩货频现,

但依然卖不出去


在一个竞争市场中,市场中产品越多,竞争越激烈,产品的价格就会越低,甚至企业为了生存下去还可能会亏本大甩卖,这是做生意的人都懂的一个道理。


而这段时间,纺织市场就呈现出了这样的趋势。



以市场上*常见的涤塔夫为例,因为成本低,门槛低,存放相对容易,需求也比较大,因此当市场上缺少畅销面料的时候,涤塔夫就成了不少企业一个止损的选择,前段时间也流传出了部分织造企业用进口津田驹织机生产涤塔夫的新闻。


而这样就导致了涤塔夫价格直线下跌,目前市场售价已经不足1元/米,机台率甚至变成了负数。而就算是这样的“亏本价”,大部分织造企业的库存依然只升不降。


行情回暖或要到明年,

*大的敌人是时间!


一位主营四面弹的织造企业负责人表示,现在的行情不好,但是有利有弊,低廉的原材料价格也是前所未见的。其实大家都知道行情会变好,只要疫情一被控制,订单肯定会反弹,到时候原料价格、布价、染费价格肯定会涨价。


但想要等到行情回暖却并不容易。在国际纺联对国际纺联成员、关联企业和协会做出的新冠疫情影响调查中,我们可以看到:有20%的纺织企业认为要到2020年第四季度才能恢复到危机前的水平,而认为2021年**和第二季度才能恢复的分别达到了23%与21%。


 

哪怕以*乐观的估计,并算上提前备货的时间,这样寡淡的行情至少也要持续三个月时间,而在行情好转之前的时间里,库存会增长到什么程度,资金链能否维持就变成了给织造企业巨大的挑战。


因此,对纺织企业来说,*大的敌人不是别的,就是时间!



百检能给您带来哪些改变?

1、检测行业全覆盖,满足不同的检测;

2、实验室全覆盖,就近分配本地化检测;

3、工程师一对一服务,让检测更精准;

4、免费初检,初检不收取检测费用;

5、自助下单 快递免费上门取样;

6、周期短,费用低,服务周到;

7、拥有CMA、CNAS、CAL等权威资质;

8、检测报告权威有效、中国通用;

客户案例展示

  • 上海朗波王服饰有限公司
  • 浙江圣达生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天津市长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上海纽特丝纺织品有限公司
  • 无锡露米娅纺织有限公司
  • 东方电气风电(凉山)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