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日宁波、青岛、上海等地棉纱贸易企业反映,不仅清关、即期棉纱询价、出货延续清淡、偏弱,且4月上旬刚刚有些起色的“期货纱”(主要是5-7月船期)又卖不动了,特别是越南、巴基斯坦、泰国等产地OE纱、8S-16S赛络纺纱需求越来越疲软。
浙江某进口企业表示,目前国内除少量中配、高配C21S-32S包漂、自络越南、印度、巴基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纱有询价、出货外,其它包括JC20S-32S、OE纱、高支紧密纺纱都成“烫手山芋”。该公司3月上旬以来对一部分印度、巴基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纱合同采取违约、协商解除合同、延期装运等多种方式减缓进口纱到港、交货、销售压力,否则现金流很可能早就绷紧甚至断裂。从调查看,3-4月尽管印度棉纱抵港量有所下滑,但因进多出少,因此我国港口棉纱库存持续上涨(保税+非保税),部分棉纱贸易商短期压力山大。
为何港口进口纱又卖不动了?业内分析如下三点:一是近一周来国产普梳、精梳纱及OE纱报价大幅下调,进口棉纱在高成本、高仓储费等支撑下降价、让利空间却不大(合同签约集中12-1月),价格、品质竞争优势丧失;二是3-4月外单合同取消、毁约或无限延迟执的比例大幅增加,河南、山东、江苏、浙江等地一些中小织布厂和服装厂因缺少代加工订单和资金支持而计划“五一”前再次停工停产,因此棉纱采购零零散散,尽可能减少原料库存或无库存,降低资金占压;三是人民币贬值导致进口棉花、棉纱成本持续上行。新冠疫情全球爆发以来,人民币远期报价随短期美元升值、美联储救市政策而波动十分明显,对企业干扰较大,尤其目前外贸企业处利润紧张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