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公司细纱机全部为经纬纺机生产的FA506型及JWF152 0173 3840型,配瑞士RIETER(立达)公司R2P牵伸;络筒为日本MURATE(村田)公司制造的No7-Ⅱ型及No.21C,主要生产20S~40S之间的纯棉精梳纱。由于公司对产量和质量的要求都特别高,在没有气圈控制器的情况下No7-Ⅱ车速一般开1100m/min,No.21C开1450m/min,为了不让管纱频繁脱圈影响质量,我们做了大量的工作,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这里谈一谈工作中体会出来的管纱脱圈的危害、影响脱圈的几个因素,以及如何来改善脱圈,供大家参考。
一、 管纱脱圈的危害
络筒工序管纱脱圈不仅影响产量,而且降低了效率,增加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更重要的一点是影响筒子纱的质量。脱圈的管纱未打出,而吸臂继续抓取,有可能将脱下的回丝不经过清纱器直接带上去,卷绕到筒子上黄钮不弹出,这样就造成了回丝附入的疵筒,到下游针织厂会将针卡断。
二、管纱脱圈的细纱原因分析与控制方法
2.1 管纱螺距对脱圈的影响管纱成形是造成脱圈的主要原因,要占影响因素的百分之四十几。从理论上讲,成形斜面的卷绕螺距越稀脱圈越少;卷绕螺距密了,纱线卷绕不紧密容易脱圈,但也不是**的,要看具体情况。我公司现生产的CJ30.7tex纱线,刚开始做时脱圈较多,既影响了生产效率,更重要的是对产品质量有*大威胁,担心客户投诉筒子纱回丝附入。通过对成形工艺的调整,将卷绕高低牙ZF/ZG由54/68调为60/62,卷绕螺距略微增加,撑头牙由45/2调为53/2,满纱直径保持不变,不影响落纱时间,管纱脱圈有了明显改善。
2.2 细纱锥面长度对脱圈的影响相同卷绕高低牙,细纱锥面长度越长,卷绕螺距相对越稀,管纱越不容易脱圈。管纱锥面长度是受车头桃盘成形凸轮控制的,我公司FA506细纱机刚生产时管纱脱圈多,后在机修厂重新加工桃盘成形凸轮,改变凸轮尺寸,脱圈明显减少。
2.3 小纱底部成型对管纱脱圈的影响小纱底部成型也受桃盘成形凸轮的影响,和细纱锥面长度一样的原理,成型坡度越缓,管纱越不容易脱圈。
2.4钢丝圈轻重对脱圈的影响细纱工序所用钢丝圈的轻重,对络筒工序管纱脱圈也有一定的影响。钢丝圈偏轻,管纱卷绕不紧密,成形后手感偏软,在络筒工序容易脱圈。但钢丝圈过重,容易增加细纱断头,相应增加了挡车工的劳动强度,因此在细纱钢丝圈选型上应该综合考虑,以稍偏重掌握为好,这样不仅可防止管纱退绕脱圈,减少细纱毛羽,细纱断头也不会增加。
2.5细纱羊脚高低对脱圈的影响细纱羊脚过低,小纱时间偏长,细纱断头增加;羊脚太低纱的底部容易烂,*下面的在络筒工序无法生产造成浪费。这是其一,羊脚过低,管纱重心偏下,也易造成脱圈。
三、管纱脱圈的自动络筒原因分析及控制方法
3.1 络筒车速高低对脱圈的影响络筒车速过高,容易引起管纱脱圈,这个道理大家都能明白。那什么样的车速*合适呢?我这里有日本村田公司络筒机说明书上没有气圈控制器的1-1和有气圈控制器的1-2两张曲线图供大家参考。根据不同的原料,不同的品种选择*理想的络筒车速。
从图上可以看出,50S以下的纱,纱支越低,越应该开低速,而并不是大家想象的那样,单从质量的角度出发,以为纱支越低越可以开快点。因为纱支越低,纱线越粗,力的传递越直接。车速太快的话,正在卷绕的筒子能将管纱从锭子上带得蹦起来,反而更易脱圈。再者纱支低管纱纱疵少,络筒剪切的纱疵也少些,可以相应将速度开慢点。所以我们不能片面地追求产量提高车速,同时也应该考虑车速过高管纱易脱圈,不仅降低了效率,影响了产量,更影响了质量。实际上纸管的锥度对产量有一定的影响,以前我们用9°15′的纸管,32支纱定长97000m,现用5°57′的纸管,定长94000m就够了。锥度越小络筒工序产量越高,所以气流纺用平头管产量*高了。
3.2 络筒张力大小对脱圈的影响为了卷绕成具有一定密度和良好成形的筒子,络筒时纱线必须具有一定的张力,且大小应符合工艺要求。张力过大,会使纱线的弹性、伸长、强力等物理机械性能受到损失,影响纱线质量和后工序断头率;张力过小,则筒子密度和卷绕容量减少,成形松软不良,断头后纱线容易嵌在纱圈内部,寻头不易,在后工序退绕时,纱圈可能脱落下来,引起脱圈或断头,造成大量回丝。
3.3 气圈破裂器的高低对脱圈的影响气圈破裂器的作用是为了减小锭子上管纱的离心力及张力,以期获得更高的卷绕速度。破裂器离管纱越近,磨擦力越大,对管纱的控制越好,毛羽增多,脱圈减少;相反离管纱越远,磨擦力越小,对管纱的控制越差,毛羽减少,脱圈增多。从控制纱线张力的角度出发,低安装位置适合高支纱,高安装位置适合低支纱。因为安装位置偏高,纱线张力过大容易断头。也不尽然,位置高低还要综合考虑磨擦力引起毛羽和管纱脱圈的矛盾统一问题。
我公司刚装JWF152 0173 3840细纱机时,J32S总有一层管脚纱没有做到筒子上去就掉出来了,后来将No.21C的一项电脑参数进行调节,让每一管纱快做完时减速到800m/min,,此问题迎刃而解。细纱管管脚凹槽纹路的疏密深浅也对管纱脱圈有一定影响,比较密和浅的纹路不容易产生管脚纱。
四、 小结
综上所述可见,任何事情都遵循辩证的法则,过和不及都不好。针对脱圈问题,在细纱和络筒的工艺的选择上要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通过试验对比找到其*佳的临界点,设备上的调整也要相应跟上去,才能更好地解决。我公司使用自动络筒机初期,管纱退绕脱圈很严重,经过分析和采取以上措施,已完全消除。
作者:陈喜菊、唐新震 宜昌互盈棉纺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