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数据显示,截至10月30日,申万纺织服装行业90家上市公司中已有89家发布2017年三季报,59家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前三季度实现一定程度增长,其中浙江富润、摩登大道等12家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增速在1倍以上。
12家前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增速在1倍以上的公司,包括浙江富润、上海三毛、红豆股份、摩登大道、三毛派神、搜于特、美盛文化等。
复苏周期开启,业绩好转确立
服装行业周期性特征明显,在经历前期高增长、2011年达到增长高峰后,品牌服饰行业自2012年进入去库存行业性调整、至今进入尾声,行业已进入弱复苏周期。在2015年以来收入恢复增长基础上,2017上半年收入增速提升幅度较大、确立销售回暖趋势,净利、存货周转等多指标明显好转,行业回暖趋势确立。自2016年以来品牌服饰应收增速在逐渐复苏,今年A股上半年增速超过20%。2015~2016年A股上市公司收入增速分别为3.76%、4.63%,2017上半年明显提速至20.39%;A股及H股公司2015~2016年收入增速分别为1.97%、2.87%,2017H上半年则提速至6.13%。
2017年以来在收入增速回升同时净利润亦呈现改善,尤其是A股公司2017H1净利润增速回正、明显好转。A股公司2012年以来净利润持续负增长,至2017H1净利润转正至20.29%;A股及H股公司近年来净利润增速波动较大,但2016年~2017H1分别为27.71%、15.47%,连续正增长验证复苏趋势。
截至2017年10月31日,申万纺织服装行业涨跌幅达10.38%,而同期沪深300涨幅21.05%,在所有申万一级行业中排名倒数**。2017年以来A股的纺织服装行业整体缺乏亮点与催化剂,行业整体PE(TTM)已经从*高点的63倍逐步调整至目前的31倍。,行业的估值压力在今年逐步得到释放,中期末机构对行业持仓已经降到十年来*低水平,显示市场对行业悲观预期基本释放。
纺织服装的产业链
品牌服饰上游主要包括纺织制造成衣环节,国内制造行业集中度较低,由于劳动力成本上升、环保政策收紧等因素,面临着整体产能向东南亚转移的趋势。采用批发加盟模式为主的本土品牌下游主要面对各级经销商,采用直营模式为主的本土品牌下游直接面对终端目标消费者,*终品牌的优胜劣汰仍然取决于消费者的选择。
下游的品牌与渠道分享产业链价值的大头(毛利率与期间费用投入高,更贴近消费者需求),生产环节的价值占比相对较低(毛利率与费用投入低,受外部环境影响),但少部分优秀的纺织制造龙头公司的净利率、ROE与经营质量不输大部分品牌服饰公司。
在品牌服饰行业产业上下游中,渠道占整个行业利润的50%,谁掌握渠道就掌握这主动权,现在线上渠道的规模越来越大,传统渠道受到抑制;品牌的价值占市场40%,很多大品牌都会布局渠道,实现品牌+渠道的模式,像海澜之家、安踏等行业龙头。*苦逼的是成衣制造,做着*累的活,拿到的且是*少的利润,很难把企业做大。
行业选股的核心指标之一:ROE选股的思考
1)中长期来看,纺织服装行业个股股价的表现依然与净资产收益率呈现正相关。尽管纺织服装板块在过去3年如火如荼的并购转型过程中涌现了许多牛股,但如果把观察周期拉长到5年与10年来看,板块中个股股价的表现与平均ROE仍然呈现出一定的正相关,对纺织服装行业来说,持续稳定的净资产收益率依然是股价长期向好的必要条件。
筛选近7年来行业内上市公司(未考虑近几年上市的新股)的净资产收益率后发现,能够将ROE连续多年保持在15%以上的公司凤毛麟角(海澜之家、航民股份、富安娜),连续3年将ROE保持在15%以上的公司也不多(富安娜、雅戈尔、海澜之家、航民股份)。
2)经过前期调整之后ROE有所下降,但未来有机会通过战略创新和升级实现回升的公司股价有望走出拐点。对比10年前、5年前与现在的行业市值前10大公司,纺织服装可能是国内为数不多的龙头公司大幅更新替代的行业之一。
对国内品牌服饰上市公司而言,多品牌集团化、提高终端周转和海外扩张等向ROE更高的方向切换,可能是未来这部分公司实现净资产收益率回升的有效途径之一,代表公司包括森马服饰、歌力思、太平鸟、七匹狼、九牧王和安正时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