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越南纱厂从设备、工人熟练程度到纱线品质逐渐得到中国买家认可。越南并非产棉国,原料主要来自美国、印度、非洲、中亚、巴西、澳大利亚等,2015/16年度印度高品质
二、进口越南棉纱零关税政策,使得越南在同样的CNF、CIF报价下优势尽显。据中国-东盟自贸区关税协定,中国进口越南棉纱为零关税,而印度、巴基斯坦棉纱进入中国则须征收5%、6%的关税。如8月1、2日青岛保税区印度、越南C32S A+纱的CNF报价分别为2.91美元/公斤、2.94美元/公斤,清关后的成本分别为23650元/吨、23100元/吨,越南纱虽然CNF报价高于印度纱0.03美元/公斤,但人民币报价却低于印度纱500元/吨以上,价格上的优势非常明显。
三、中国在越南投资建厂80%以上棉纱返销回国内。由于越南与我国接壤,且在工人工资、生产成本以及税收上的优惠措施颇具吸引力,在越南出口到中国的棉纱中约30%-40%来自在越南设厂的中国棉纺企业,而且随着近两年大陆企业在越南新建、并购纺纱厂的活动日益频繁,返销回国内的越南纱占比会越来越大。另外,由于越南国内目前纺纱产能严重高于织造能力,纱线“供过于求”,棉纱出口成创汇支柱。
四、越南纱厂虽然规模偏小,但信誉比较好且运输距离近、贸易操作灵活也是吸引中国买家的重要原因。从调查来看,越南除数十家规模较大(5万锭以上)的棉纺织企业外,85%左右的纱厂都是2万锭以下甚至2000-5000锭的规模,相较于印度、巴基斯坦等传统纺织大国纱厂,接单能力有限,一次供货能力不足,企业以定纺定产和保税销售为主,基本随行就市订价,信誉比较好,出现质量问题便于索赔,相较于印度、巴基斯坦、印尼等纱厂而言,越南企业履约能力比较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