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棉花进口贸易来看:一是CIQ缺乏回潮率索赔约束条款。目前回潮率检验是进口棉商检的盲点,缺乏规则,造成一些进口棉回潮率含水过高, 但因为没有相应标准而无法要求索赔,因此他呼吁商检部门要考虑这方面的实际需要,增加相应的检测标准。二是当前的进口商检规则无法解决进口棉品质偏低的根 本矛盾。有些进口的棉花达不到合同约定的标准,供货商往往按照CIQ条款规则一赔了事,但实际的进口棉并不符合买方的需要,因原料问题对下游纺纱品质造成 很大影响。
从棉纱进口贸易来看:*大的问题还是质量。进口棉纱货不对版的问题常有发生,业内人士甚至把进口纱到港开箱比作赌玉,货柜开启的那一刻, 是赢是输全凭运气,导致进口棉纱品质鱼龙混杂,市场秩序混乱。造成这样的原因很多,主要一个原因是国内买家下单时过分迷信品牌,造成生产商手中的订单远远 超过自身生产能力,只能大量转包和贴牌加工,同时缺少严格的监管,使贴牌纱的质量难以保证,给买方带来很大的损失。
他呼吁加强行业自律,维护市场秩序,不给外商支“烂招”。某些贸易商耍小聪明,主动要求国外供应商把20支纱线上标注为21支纱线,或者 在纯棉纱线里混杂人造棉,或者以气流纺纱线冒充环锭纺,供应商们也有样学样,以次充好的情况接连出现,造成买卖双方彼此缺乏信任,市场秩序混乱,大大增加 了进口棉花和棉纱的贸易风险。
本次中国国际棉花&棉纱进口贸易**培训班(第五届)是由国际棉花协会和北京棉花展望信息咨询有限责任公司联合主办,与会专家们与学员热情互动,分享了他们各自棉花和棉纱的进口贸易经验、风险控制和仲裁案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