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个人看来,除了上述种种原因之外,这也是行业经济发展的必然周期,我国的纺织行业经历了“十五”的积淀,“十一五”的迸发,爬过了 “S”周期的高峰,那么又要在另一个“S”周期的底部积淀,不同的阶段,不同的企业,其实都有竞争的危机感,那么处在这样的一个时期,一个环境下,我们又 想到了什么,又能做些什么?
一、原料多样性,优势互补成为一种常态,想到了什么?
我们常常都在讲化纤是
二、竞争加剧,规划全球产业布局,机遇在哪里?
我国棉纺织行业的发展不仅受原料成本的限制,随着劳动力成本日益增长,很多棉纺织企业到东南亚尤其是越南投资建厂,开启了全球布局生产的 征程,据了解,2014年一年我国在越南投资就在一百万锭左右,其实这几年东南亚的用工成本也在快速增长,一部分低端产能转移至非洲,那么结合自身的产品定位和发展战略,在跨境投资这方面你又想到了什么,是争夺越南资源,还是一部到位转战非洲?
在投资产业环节方面,据了解2015年不少韩国纺织企业将在越南建设纺织厂,特别是生产纺织辅料,以享有各项自由贸易协定带来的红利, 韩国Rio Indsuties公司将于今(2015)年3月在广南省动工建厂,**期项目投资600万美元,生产聚酯纱、尼龙线和车缝线。目前,越南90%的车缝线 仰赖进口,Rio Indsuties公司的产品将可满足越南内需并出口海外。而日本贸易企业伊藤忠商事株式会社(Itochu)与越南国家纺织服装集团(Vinatex) 近期也签署了框架协议,共同支持在越的几个印染和纺织原料生产项目。2014年10月,伊藤忠商事已出资900万美元购买了Vinatex集团5%的股 权。这两个国家分别利用自身的优势投资了越南纺服产业链条的其他环节。越南的纺织服装产业正在想尽办法减少对中国产品的依赖,越南纺织服装产业链条各个环节均有投资的机遇,关键是我们的机遇在哪里?
三、充分发挥我国完整的产业链优势,能做些什么?
近日**财经播出的记者调查“纺织外贸企业如何‘寒冬逆袭’?”,被采访的国外客户认为中国的优势就是拥有完善的产业链,随着中国劳动力 成本的逐步提高,采购基础产品已转移至东南亚等其他国家,而采购时尚产品还是在中国。随着其他棉纺织大国的逐步发展,产业链条也会逐步完善,而如何充分发 挥我国完整的产业链优势,让我国的纺织产业立于不败之地,我们又能做些什么?这就要求我们企业对市场反应快,把握发展方向准,生产的产品专而强,我们都熟 知“木桶理论”,那块*短的木板就是木桶盛水量的“限制因素”,可是我们忽略事物的另一方面,为何我们不在自己的专业上做强做专,不贪大贪广,熟悉 自身的优势和弱点,取长去短,那么这个水桶的木板就是*优的,盛水量就会随着木板的升高而增加。同时就是要真正做到产业链的融合,从原料到成品再到市场, 也就是要保证木桶上每块木板的拼接是和谐的,无缝的,这样才能集中优势力量,合理配置资源,在降低各项成本的基础上做好产业链条协同创新,打破瓶颈, 共同发展。
当然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并不是三言两语那么简单,2015是“十二五”的收官之年,也是为“十三五”奠定基础的一年,尽管我们不能回避掉棉花价格这个重要的影响因素,但同时也应尝试跳出棉花这个圈子去思考行业的发展究竟路在何方,一家之言,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