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青岛、张家港、广州、上海等港口贸易反馈来看,2月中下旬以来保税、即期进口棉的成交、出库量较12月、1月大幅增长,成为进口农产品市场一道久违的靓丽风景,不仅澳棉、巴西棉、美棉、乌棉等中高品质高可纺性的棉花交投放量,连性价比不高、物不算美价却不廉的印度棉询价、签约也较半个月前大为活跃。在国内棉花期现市场反弹艰难启动、春寒料峭的前提下,港口保税棉、船期棉却**迎来“杨柳风拂面”。
几家外商、进口商表示,*近美棉、澳棉、巴西棉等进口棉都出库较繁忙,每天要接待几拨看货、询价、签约的客户,有的老客户甚至直接依据商检报告、卖方报价单下单采购。据了解,2月27-28日外商、贸易商EMOT/MOT SM 1-5/32报价整体跌破80美分/磅(集中79-79.5美分/磅,CIF);SM 1-5/32巴西棉、SM西非棉、S-6 1-5/32的报价则均在83美分/磅左右,棉纺织厂、中间商接受度比较高。
为什么进口棉交投如此活跃升呢?业内普遍认为可归纳为如下几点:
一是2018年增发的滑准关税配额、2018年1%关税内配额有效使用截止日期均为2月底,一些买家存在“抢关、闯关”签约进口棉的现象;二是ICE期棉主力合约再次大跌,逼近70美分/磅关口触发一定量的“ON-CALL”点价盘成交;三是1月以来人民币汇率强劲升值,对美元破6.70(目前6.68),进口棉成本大幅下降;与之相对应的是国内郑棉、现货双双报涨,内外棉花价差拉大;四是中美贸易磋商不断释放利好消息、部分中高档次订单从东南亚“回流”及资金形势好转,下游外贸公司、服装企业、棉纺织厂接欧美单持续转暖(一些外单指定使用澳棉、美棉或其它产地外棉)。
青岛某中型贸易商认为,导致进口棉保税、即期库存大幅减少的导火索可能是“配额到期”,但关键因素是价格、订单、外围利好的联合推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