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采摘交售明显加快,单产呈上升趋势
至10月末,全国大部棉区处于裂铃吐絮后期,综合气候指数适宜棉花采收,采摘和交售进度加快。截止到10月31日,全国采摘进度为84.1%,同比上涨0.6个百分点;交售进度为73.2%,同比上涨7.5个百分点;平均交售价格为6.4元/公斤,同比下降5.1%。分区域看,
(二)加工进度加快,收购价格持续回落
10月,进入收购、加工旺季,400型企业陆续入市收购,市场趋于活跃,收购加工进度明显加快。由于
(三)国内棉价跌幅扩大,内外棉价差收窄
10月,新棉集中上市,皮棉销售缓慢,加工企业资金占用较多,纺织企业原料库存充足,不急于采购,皮棉销售价格,跌幅加大。月末,中国棉花价格指数(CC Index3128B)为152 0173 3840元/吨,环比下跌426元/吨;月均价为15960元/吨,环比下跌353元,低于去年同期29元/吨。
国际棉价小幅震荡,中国进口棉价格指数FC Index M月均为88.86美分/磅,环比跌2.13美分/磅。月末为87.68美分/磅,高于前一月末0.03美分/磅,1%关税下折人民币14926元/吨,低于同期国内现货813元/吨,较前一月末缩小448元/吨。
(四)新棉上市,库存大幅增加
储备棉轮出顺利结束,新棉上市进入高峰期,商业库存大幅增加。据中国棉花协会统计:10月底,全国棉花商业库存总量约297.4万吨,较上月增加130.81万吨,增幅78.5%,同比增长38.5%。新疆棉花库存184.66万吨,环比增加147.02万吨,同比增加32.67万吨。内地仓库库存85.09万吨,环比减少19.03万吨,同比增加25.20万吨。保税区仓库外棉合计为27.65万吨,环比增加2.82万吨,同比增加24.74万吨,再次刷新近四个年度以来的*高峰值。
(五)纺织品产销显弱,内外纱线价格下降
10月,受中美经贸摩擦等因素影响,市场预期不明确,纺织行业运行趋弱,企业出口订单萎缩,产成品库存增加,原料需求低迷。纺织品服装出口虽同比保持增长,但环比降幅较大。据海关数据显示,10月,我国出口纺织品服装约232.57亿美元,同比增加7.2%,环比减少12.60%。本月,国产纱与进口纱价格均呈下降趋势,国产32支纯棉纱月均价为24165元/吨,跌幅0.56%,同比上涨3.15%;进口32支纯棉纱月均价为24011元/吨,同比上涨4.15%。
中国棉花供求平衡表(2018年11月)单位:万吨
年度 | 期初库存 | 产量 | 进口 | 消费 | 期末库存 |
2018/19 | 806.2 | 611 | 200 | 823 | 794.2 |
2017/18 | 924.1 | 604.7 | 132.4 | 855 | 806.2 |
2016/17 | 1119.4 | 493.7 | 111 | 800 | 924.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