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郑期近月合约强劲反弹(从152 0173 3840元/吨涨至15425元/吨),仓单转现成本抬高,储备棉轮出销售每日挂牌新疆棉资源加价激烈(4月18日单捆*高加价2340元/吨),拉动地产棉的成交率、成交价也水涨船高,而2016/17年度新疆棉、地产棉现货也蠢蠢欲动,因此部分大中型纱厂、贸易商对港口外棉的询价和采购反弹、升温。主要是近期内外盘棉花差价缩小(现货仅报涨100-200元/吨,严重拖了郑期的后腿),同时由于担心储备棉大量使用导致纱厂品级、品质(“三丝”问题较重)和稳定性下降(需要多次配棉),因此一些外贸公司、服装厂下单指定用美棉或澳棉、巴西棉等作为原料。
从调查来看,虽然2016/17年度以来中国买家签约进口2016/17年度、2017/2018年度美棉大幅增长(据海关统计,2017年2月份,我国棉花进口数量13.81万吨,环比增长20.2%,同比增长145.7%;2017年前2个月共进口25.35万吨,同比增长66.7%),但数家大型外商、棉花出口商仍将销售、预售的重心向东南亚港口转移,如越南、印度、孟加拉国、印尼及巴基斯坦等,某外商亚太区域的总部也计划迁往胡志明或孟买,中国市场占据的份量和市场份额都在减轻。
其一、相较中国市场平稳而言,东南亚各国对高等级商品质棉花的消费需求井喷,特另是越南、印尼、印度三个棉纺织大国对GC、SM、M等级别机采棉的签约采购增幅****。据USDA月报显示,2016/17年度越南、印度、孟加拉国、巴基斯坦、印尼五国的进口量分别达到117.6万吨、50.1万吨、135万吨、58.8万吨、69.7万吨;而中国进口量不过98万吨,已明显低于孟加拉国和越南,而且东南亚、孟加拉国等棉纺织产业蒸蒸日上,棉花需求仍有非常广阔的增长空间。
其二、中国储备棉轮出数量或低于预期,去库存仍任重道远,对进口棉打压、制约作用仍很突出。从近期储备棉成交来看,决定当前成交率的关键因素是新疆棉的比例(新疆棉数量大则成交率高、贸易商加价积*),但地产棉的轮出也迫在眉睫,预计2017年轮储实际成交量将低于2016年的260万吨。
其三、相较中国纺企、贸易商东南亚各国对棉价的接受、消化能力更强,棉商利润状况更好一些。印度、巴基斯坦、印尼等纱厂人工成本、税率及其它隐性成本明显低于我国纺织企业,但纱线价格却与我国同支棉纱倒挂1200-1500元/吨(目前4/5/6月船期印度C32S A+包漂纱的报价在24800-25200元/吨;而国产中配C32纱报价仅23200-23500元/吨),因此纱厂的利润空间偏高。据江浙、广东等地进口商反映,以当前棉花、棉纱价格来计算,印巴、越南等纱厂净利润至少要于国内纺企1000-1500元/吨,对美棉、澳棉、巴西棉等的采购能力更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