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库尔勒库西站
山西省质监局宣教处相关负责人进行现场指导
这个画面,从山西省纤检局2016年10月5日入疆开展新疆监管棉花入库公证检验(以下简称入库公检)的**天起,将近3个月时间,每天如此,准时准点。
从2006年至今,每年棉花加工季,这个画面都会重复,**变化的是地点,山西省纤检局工作人员的足迹已经遍布天山南北。在“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的新疆,山西省纤检局工作人员整整十年如一日,坚守阵地,履职尽责,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首踏征程亮剑新疆
时光回溯到2006年。当年为了稳定棉花市场,保护棉农利益,由国务院批准,国家发改委、财政部、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联合下发了《关于下达2006年度国家储备棉收储计划的通知》,决定公开收储30万吨新疆2006年度生产的棉花。根据《棉花质量监督管理条例》及通知要求,本次收储棉要全部经过纤检机构的公证检验,由中纤局统一组织实施。山西省纤检局受命赴新疆奎屯库点,开展共计3万吨棉花入库公证检验任务。
2007年1月3日,赴新疆公检小组誓师大会在山西省纤检局会议室进行。1月4日,这支由18人组成的队伍乘机快速抵达新疆奎屯。在这支队伍中有**工程师两人,国家注册棉检师3人,他们中有的已经从事了十几年的棉花检验工作,可以说是一支业务精湛、作风优良的纤检队伍。
1月6日,新疆奎屯。来自西伯利亚强冷空气裹挟着西北风像潮水般滚滚而来,所到之处气温急剧下降,遍地银装素裹,滴水成冰。山西纤检人克服各种困难,迅速适应环境,立即投入工作。在奎屯棉花库点,他们每天坚持工作8个小时以上,由于条件所限,他们只能冒着刺骨寒风,在没有任何遮挡的工作现场露天作业。呼啸而过的西北风,伴着鹅毛大雪,卷起了漫天风沙,毫不留情地在他们工作的现场肆虐,扬起的风沙雪粒就像鞭子一样,抽打在他们的身上,有的人被风雪吹得几乎摔倒,有的人的手上甚至脸上裂开了口子,脸上脱皮,红红的疙瘩奇痒难奈,甚至夜不能寐。然而,第二天又是齐刷刷的18个人,精神抖擞地出现在工作现场。为了保证公检进度,确保公检质量,克服了人少设备差的不利条件,他们又进行了科学合理的分工,并凭借自己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工作经验,解决了许多工作中遇到的难题,确保了公检工作的顺利开展和检验结果的科学、公正。为了攻克棉花回潮率超标的难题,山西公检人员一边做试验,一边分析原因,废寝忘食经过几个小时的连续作战,终于找到了问题的症结。山西省纤检局赴疆工作人员这种高度负责的工作精神深深感动了现场的同行,赢得了各族干部群众的信赖和赞誉。
本着对新疆棉农、对国家高度负责的精神,山西省纤检局的棉检工作人员认真履行党和国家赋予的神圣使命,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一切困难,以高尚的品德,顽强的意志,用实际行动证明山西省纤检局的这支队伍是一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协作的队伍,在当年参加新疆收储的9个承检机构中,山西省纤检局棉检工作组,不仅是**个开展工作的,也是进度*快的,共完成棉花公证检验任务152 0173 3840吨。
首次出征,这支队伍以使命担当、顽强意志、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和高质量的检验水平得到纤检同行赞许,树立了山西纤检人良好形象。
十度风雪经受考验
2016年,是山西省纤检局代表中纤局出征新疆的第10个年头。此次中纤局安排山西省纤维检验局独立承担一个库区的公检任务。库西站成了山西纤检局公检队伍的战场和阵地。
库西站,2007年建立,是乌鲁木齐铁路局下属的一个主营棉花的站台和仓库,可以容纳45辆车皮一个大列。其库区面积约15公顷,长960米,宽150多米。库区可容纳6万吨棉花,周转在20万吨以上。作为全国棉花交易市场指定监管仓库,每年有大批的棉花通过该站发往全国各地。
已经连续入疆10年的山西省纤检局棉花监督科科长黄东伟介绍:“我们从2006年开始赴疆参加储备棉入库公检工作。2014年国家对棉花目标价格改革,自此开始监管棉花入库公证检验,检验模式较以前国储棉检验有了不同。国储棉检验主要以质量核查和公定重量检验为主,国储棉质量核查是对每批棉花抽取10%棉包样品进行核查;监管棉花入库公证检验是公定重量检验和现场对每批棉花进行百分之百样品抽取,较国储棉质量核查抽样比例大幅增加,劳动强度增大了许多。”
作为现场技术总指挥的黄东伟拥有了一个善意的外号“黄世仁”,因为他不仅是现场工作的指挥员,同时也是一位身先士卒的战斗员。由于工作量的加大,他总是协调大家加快进度,加班加点地工作,所以大家就公开地给他来了这么个“外号”。库西站的刘卫东经理告诉中国质量报记者,山西这支队伍是历年来和库西站合作*好的一个单位,工作配合、沟通协调的都非常好。刘卫东特别指出,黄东伟是个很细心的人,处处为他人着想,总是把困难留给自己,把方便让给别人。在条件艰苦、任务量大的库西储运经销站里,他始终冲在**线。
黄东伟给人的**印象,像一个刚参加工作的年轻人,但是他干棉花监督工作已经27年,一直奋战在一线。那是2012年在新疆奎屯公检,当时他突然觉得肚子疼,但他还是坚持工作,实在疼的不行,就买了点药喝上,未见效果。奎屯库区的工作人员建议他去医院看看,结果去医院一检查,是肾结石,必须进行手术。可是工作时间紧,任务重,黄东伟来不及回到内地治疗。*后在奎屯伊犁州人民医院做了手术,一星期后,黄东伟立即回到工作岗位上班。赴疆公检,十度风雨,十载春秋,不论是技术上,还是管理上,黄东伟都积累了一套独到的经验,多次受到中纤局和山西省质监局表彰,被授予山西省直机关劳动模范称号。
“1400,是中纤局给我们山西省纤验局的代码。在全国各地纺织企业,都有我们这个公检印章的存在。”黄东伟指着棉花包上盖着的“监管棉花1400验讫”红色印章,自豪地告诉中国质量报记者。记者在库西站看到,除了从铁路发货之外,来自黑龙江、河南、湖北等地的长途货车正在库区装货。
履职尽责无私奉献
不到新疆不知道新疆多大,不到新疆不知道新疆多美,但不到新疆你知道新疆有多冷吗?零下二十多摄氏度,露天作业,一干就是8个小时,浸入肌骨的寒冷,只有到过新疆的人才有如此真切的体会。
离开繁华熟悉的都市,告别温暖幸福的家庭到条件*艰苦的地方工作,当记者问他们这样做值吗?他们异口同声地说:“值!”选择赴疆就意味着选择了艰辛与磨难,更意味着选择了奉献和牺牲,他们无怨无悔。
过磅、现场取样、扫描测水、样品交接、数据上传、现场协调、实验室检测等等,每天重复同样的工作,必然伴随着枯燥感。队员们告诉记者,起初他们也不适应。刚来还有新鲜感,半个月是一个临界点,50天的时候又是一个临界点,在临界点会感觉烦躁和劳累,唯有信念支撑,方能坚持过来,因为他们代表着中国纤检。在采访中,记者切实感受到,这群身着蓝色工衣的山西纤检人,在棉花公检的战场上,已然构成一幅*美的风景和画面。而他们背上“中国纤检”4个橘黄色大字,在库区如山一样的棉包中,是那样的熠熠生辉。
没有豪言壮语的表述,没有惊天动地的行为,他们的言行只有两个字:坚持。坚持的背后,每个人都有各自的故事。
——薄剑焜,山西省纤检局副局长,此次赴疆小分队的现场总指挥,既要管内务,又要管协调,一直坚持在现场工作。
——棉花监督科长黄东伟既是技术总指挥,堪称小管家,既要管工作,还要管伙食,大事小事事事都得过问,繁重的工作使他高烧一直不退,但他咬着牙一直在坚持,直到任务全部完成。
——郑艳林、李海英,小分队里的两位女兵。郑艳林是棉花监督科副科长,10年来从没有缺席过公检工作。当年赴疆公检棉花时,她父亲已经病重。但她一直坚守在公检战场,想结束了工作再回家伺候父亲,谁知道,就在公检棉花的任务顺利完成时,她接到家里的紧急电话,说父亲去世了。没有见上父亲*后一面的郑艳林很内疚,觉得对不起父亲。李海英孩子还不大,丈夫工作也比较忙,但只要工作需要,无论什么时候都准时出现在公检现场。
——齐跃华、李建荣两位同志,由于整日在现场从事*艰苦的抽样工作,面部皮肤反应异常强烈,出现了脱皮、起红疙瘩,瘙痒难忍等症状,尽管如此,他们依然不肯休息,抹上药膏后,强忍着痛苦继续坚持在工作**线,确保了公检进度的不断提速。
——刘登平,有一次在工作现场不慎被叉车前端碰到了背部,第二天痛得直不起腰来,他悄悄贴上止痛膏药后,坚持继续去现场工作。
——王海亮,负责回潮率检验。见到他时,正忙着穿梭在一堆堆棉包之间。他双手拿着测试插头,不断将其插进一个个棉包内,仪器清晰地报出一个个数据。一包包重量在227公斤左右的棉花被压缩成长约1.4米、高约0.5米的压缩包,记者尝试着努力了四五次才将测试插头勉强插进去2/3。部队转业的王海亮一边操作一遍介绍:“光用手不行,必须左右两个胳膊一起上,而且还必须借用身体的力量适当下压。”王海亮说,以前没有经验,胳膊会疼,现在好点了。
——刘涛、曹海强,两个未成家的年轻人,但是赴疆工作已经好几年了。刘涛爱好摄影,但是工作忙,根本没有时间出去拍大美新疆。曹海强负责数据上传,经常是大家都忙完了,他还得坚持工作负责把数据传送完毕。
……
这些仅是山西纤检小分队的部分队员,10年来,山西纤检均有不同的队员出现在新疆公检战场上,他们以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和**的检验水平,已然塑造了山西纤检的群体形象,成为一道亮丽的旗帜和标杆。
十年磨一剑,不论是在奎屯,还是在巴楚、阿克苏,不论是在北疆,还是在南疆,在大美新疆这片土地上,山西纤检人留下了自己辛勤的汗水,他们以无私的奉献,无悔的青春,书写着更多的感动,为更好地贯彻国家棉花收储政策,促进棉花市场公平公正和物流现代化作出了贡献。奉献可贵,青春无悔。山西省纤检局所有人员,用自己的一言一行,画出了一条近乎**的公检轨迹,无愧于全国青年文明号的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