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棉为什么卖不动了?

百检网 2021-12-15
    据青岛、广州、张家港等地的棉花贸易商、外商反映,7月下旬以来保税棉、远月船期美棉、印度棉、巴西棉及西非棉都遇到询价明显减少,现货出货下滑的情况,一些规模较小、以“搬砖”为主或货源较少的贸易商甚至一周没签销售合同,大贸易商只售出1-2个柜的情况也普遍存在。据统计,7月25至31日一周张家港保税区出库389吨,入库为零,均大幅低于前三周。某大型国际棉商表示,由于该公司目前在港的保税棉只有2016年度澳棉(中后期花)和2015/16的年度美棉,8/9月船期除了美国陈棉(巴西棉大多已签售)的情况下中国买家可选择的空间的确不大。是什么原因导致中国企业对外棉兴趣大幅下滑,保税棉卖不动了呢?分析如下:

    一、ICE尚未现明显回调,内外棉花价差全面拉开,外棉优势丧失殆尽。自7月8日开始,ICE期货大幅跳涨,主力合约从64.45美分/磅涨至75美分/磅(7月15日创年度新高),短短一周暴涨16.37%,而后一直在72-75美分/磅厢体内反复振荡,外棉现货报价大多只下调0.5-1美分/磅,如7月8日、7月18日、8月2日美棉C/A SM的报价分别为77.7美分/磅、87.5美分/磅、87美分/磅,7月18日至8月2日近半个月时间只下跌了0.5美分/磅;再如7月8日、7月18日、8月2日SM级澳棉的报价分别为81美分/磅、91.2美分/磅、91.5美分/磅,7月18日至8月2日澳棉报价不仅未随ICE下调反而上涨0.3美分/磅;而同期7月18日至8月2日郑期CF152 0173 3840合约、国储棉*低成交价格及国内棉花现货则分别下跌1735元/吨、1525元/吨、1200-1300元/吨,内外棉的价差全面拉开。8月2日,8/9月船期EMOT SM的CNF报价为86美分/磅,1%关税下的人民币价格约14700元/吨,但国储棉轮出成交均价仅13900-14000元/吨,差价扩大到700元/吨以上。

     二、10月份新棉上市前港口保税棉、8/9月船期可选择的棉花资源不多。据调查,截止8月初,2016年度高品质高等级澳棉、2015/16年度高品质美棉已基本售罄(部分棉花为外商自营),保税棉、即期和近月船期美棉、澳棉多为M、SLM级且长度偏短、马值大、强力28GPT左右,加上批次多,差异大,中小贸易商和纺织厂考虑到风险,主动减少采购量;而大型纺织企业大多提前3-4个月预订(澳棉的合同价格一般在80-83美分/磅),提前规划好1%关税内棉花进口配额的使用进度,7/8/9月份以按合同交货为主(含澳棉、巴西棉等)。

三、对8、9月份中国国储棉轮出政策进一步调整的预期强烈。7月底,随中国纺织协会**爆出“2015/16年度国储棉轮出延长至9月30日”,关于抛储上限是否为200万吨,国储棉政策是否加大调控等猜测逐渐明朗。随新棉、陈棉接轨前棉花供应紧缺的概率大幅下降,贸易参与国储棉竞拍的热情随之下降,市场上“二次”销售的2012、2013年 度国储棉数量大增,恐慌情绪自上而下蔓延。一些纺企表示,棉花调控政策普遍有“矫枉过正”的特点,因此国储棉轮出措施调整或将持续出台,包括加大国储棉日 均轮出量、设立纺织专场、严厉打击贸易商囤货等一系列方案,棉花价格回归需求,挤掉炒作泡沫,内外棉花差价或继续拉大。


     四、2016年增发进口配额的希望基本破灭,纺企1%关税内配额的使用非常谨慎。据统计,截止6月份,2016年累计进口外棉43.02万吨,同比减少50.28万吨,减幅53.89%,考虑到2015年1%关税内配额可展期至2016年2月底前使用(估算在7-8万吨),而截至6月底配额消耗约35万吨左右,剩余1%关税内进口配额约55万吨,但将展期算在内,仍有8个月的使用期,因此大中型纺企、贸易商都认为目前ICE、外棉价格高出承受上限,因此采取细水长流的采购方式。中国买家进口配额严重不足也是2016/17年度美棉、西非棉、乌棉、印度棉签约不足的重要原因。

百检能给您带来哪些改变?

1、检测行业全覆盖,满足不同的检测;

2、实验室全覆盖,就近分配本地化检测;

3、工程师一对一服务,让检测更精准;

4、免费初检,初检不收取检测费用;

5、自助下单 快递免费上门取样;

6、周期短,费用低,服务周到;

7、拥有CMA、CNAS、CAL等权威资质;

8、检测报告权威有效、中国通用;

客户案例展示

  • 上海朗波王服饰有限公司
  • 浙江圣达生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天津市长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上海纽特丝纺织品有限公司
  • 无锡露米娅纺织有限公司
  • 东方电气风电(凉山)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