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ICE尚未现明显回调,内外棉花价差全面拉开,外棉优势丧失殆尽。自7月8日开始,ICE期货大幅跳涨,主力合约从64.45美分/磅涨至75美分/磅(7月15日创年度新高),短短一周暴涨16.37%,而后一直在72-75美分/磅厢体内反复振荡,外棉现货报价大多只下调0.5-1美分/磅,如7月8日、7月18日、8月2日美棉C/A SM的报价分别为77.7美分/磅、87.5美分/磅、87美分/磅,7月18日至8月2日近半个月时间只下跌了0.5美分/磅;再如7月8日、7月18日、8月2日SM级澳棉的报价分别为81美分/磅、91.2美分/磅、91.5美分/磅,7月18日至8月2日澳棉报价不仅未随ICE下调反而上涨0.3美分/磅;而同期7月18日至8月2日郑期CF152 0173 3840合约、国储棉*低成交价格及国内棉花现货则分别下跌1735元/吨、1525元/吨、1200-1300元/吨,内外棉的价差全面拉开。8月2日,8/9月船期EMOT SM的CNF报价为86美分/磅,1%关税下的人民币价格约14700元/吨,但国储棉轮出成交均价仅13900-14000元/吨,差价扩大到700元/吨以上。
二、10月份新棉上市前港口保税棉、8/9月船期可选择的棉花资源不多。据调查,截止8月初,2016年度高品质高等级澳棉、2015/16年度高品质美棉已基本售罄(部分棉花为外商自营),保税棉、即期和近月船期美棉、澳棉多为M、SLM级且长度偏短、马值大、强力28GPT左右,加上批次多,差异大,中小贸易商和纺织厂考虑到风险,主动减少采购量;而大型纺织企业大多提前3-4个月预订(澳棉的合同价格一般在80-83美分/磅),提前规划好1%关税内棉花进口配额的使用进度,7/8/9月份以按合同交货为主(含澳棉、巴西棉等)。
三、对8、9月份中国国储棉轮出政策进一步调整的预期强烈。7月底,随中国纺织协会**爆出“2015/16年度国储棉轮出延长至9月30日”,关于抛储上限是否为200万吨,国储棉政策是否加大调控等猜测逐渐明朗。随新棉、陈棉接轨前棉花供应紧缺的概率大幅下降,贸易参与国储棉竞拍的热情随之下降,市场上“二次”销售的2012、2013年 度国储棉数量大增,恐慌情绪自上而下蔓延。一些纺企表示,棉花调控政策普遍有“矫枉过正”的特点,因此国储棉轮出措施调整或将持续出台,包括加大国储棉日 均轮出量、设立纺织专场、严厉打击贸易商囤货等一系列方案,棉花价格回归需求,挤掉炒作泡沫,内外棉花差价或继续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