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底,ICE主力合约在经过短暂的探底后,再次在美国GDP数据疲软引发美元指数大幅下挫的**下强劲反弹,盘中突破74美分/磅,距年度高点75美分/磅仅“一步之遥”;保税棉、远月船期外棉报价随之跟涨0.75-1美分/磅,2016/17年美棉涨幅比较大,C/A SM、EMOT SM普涨1.25美分/磅,但一些国际棉商反映,外棉报价较大幅度上涨引发包括中国、印度、越南等买家较强的观望情绪。一方面,近几日郑期、国储棉轮出成交均价、国内现货价格均有较大幅度的回调,二次销售的2012、2013年度国储新疆棉价格已滑至152 0173 3840-14500元/吨,国储地产棉则降至13800-14000元/吨,与港口澳棉、美棉的差价全面拉大;而印度国内S-6、J34的出厂价也振荡回落至89.90美分/磅、86.70美分/磅,较7月中下旬*高点回落近6美分/磅;另一方面截止7月底,2016年度澳棉已基本售罄(部分贸易商剩余些低品质的后期花),而8/9月船期外棉中只有美棉、巴西棉可以选择(乌棉、印度棉*早也要12月份左右船期),考虑到印度CCI库存很低、巴基斯坦纺企已经“无米下锅”、越南和土耳其、墨西哥等对美棉的进口量持续放大,美棉涨幅成“领头羊”顺理成章。
笔者认为ICE主力虽然再次冲入74-75美分/磅区间,一些机构、贸易商认为在中国郑期“牛回头”和东南亚各国切实需求、美国得州等主产棉区天气很不理想的拉动下,内外电子盘共振的局面将再现,ICE将破前期75美分/磅高点,76美分/磅也很难形成阻力,若天气、美元配合,投机资金、多头的目标或是80美分/磅。但笔者认为,短期ICE不宜看高,有可能测试前期高点,但上涨的后劲显然不足,还需要反复酝酿“蓄势”,原因如下:
一、中国国储棉轮出政策调整,ICE和郑期“共振互推”的基础松动,国际棉花市场供应缺口炒作降温。据中国纺织协会消息,国家有关部门决定国储棉轮出延期至9月30日结束,如果保证每天3万吨抛储量,延期一个月相当于增加66万吨国储棉轮出,将在很大程度上缓解棉花供应缺口。一些纺企、机构认为,比国储棉大幅增加日均抛储量更需要解决的是贸易商大量囤积国储棉、国储棉出库缓慢的问题。据统计,截止7月底累计成交量前20名中贸易企业占80%,而且贸易商主要赌9、10月份棉花供应“青黄不接”期,因此5-7月份加价竞拍棉花以囤货为主。
二、支撑ICE期货市场的印度棉虽然僵局待解,但纺企大量减停产,棉花消费萎缩将大幅高于预期。据了解,目前国际市场询价和需求主要来自孟加拉国、越南、中国台湾和印尼,印度南部、中部大部分纺企保持沉寂(7月份以来印度南部有数百家纺织厂停产),由于棉价大大超出纱厂的承受能力,中小纱厂减停产的比例不断加剧;巴基斯坦纺企虽然对美棉、西非棉、巴西棉等有需求,但因纱价大涨而导致订单下滑,出口遭遇难题。据印度媒体报导,2016年棉花种植面积将较去年减少10%,除主要种植区降雨减少外,对棉虫的恐惧也是重要因素。
三、 美元频繁波动,大宗商品方向并不明朗,美联储是否加息仍存很大变数。近日,纽约联储主席杜德利表示,下月或可能迎来期待已久的美联储加息,不过*终是否加 息还有待就业数据以及通胀数据的公布。一些机构认为,经济的增长是否足以抵消劳动力市场疲软,而且美联储是否有足够的信心使得通胀达到2%的目标,若上述两个条件达成,那么美联储在短期内可能会逐步加息。部分国际棉商分析,美联储加息很可能在11月总统大选前进行,受此影响,商品反弹将日趋谨慎,不排除农产品随时掉头下行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