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0日,中国
据了解,2014年,国家将新疆作为全国**一个试点棉花目标价格改革的省区,并将目标价格水平定为每吨皮棉19800元。当市场价格低于目标 价格时,国家根据目标价格与市场价格的差价对试点地区生产者给予补贴;当市场价格高于目标价格时,不发放补贴。自治区地方补贴方式为:60%按面积补 贴,40%按实际籽棉交售量补贴;兵团补贴方式单纯为按籽棉交售量补贴。2014年,自治区地方补贴按3次面积、1次产量发放,兵团按产量1次发放。根据 调研,大部分棉农认可国家棉花目标价格改革。
通过目标价格试点,新疆**次摸清了棉花种植家底。2014年,新疆种植3997.5万亩,总产351万吨,远超以往的2599.5万亩、 350万吨左右的数字。全区共有农户250多万户,从事棉花生产的约占50%,户均植棉面积12亩,种植棉花50亩以上的大户只有4.6万户,在当前人工 成本越来越高的现状下,这造成新疆植棉效益持续降低。
调查还显示,一部分亩产籽棉在220——250公斤的低产棉田,即使加上补贴收入,仍然没有收益。对于不在补贴范围的非法开荒的棉田,由于无法获得补贴收入,大部分也没有收益,这将迫使非法开荒地退出,有利于环保保护。
在实行棉花目标价格改革后,我国棉花价格与国际市场接轨,棉纺企业用棉成本下降30%左右,为棉纺企业增加国储棉用量产生积*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