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农们哪里去了,棉花哪里去了?
河北沧州是河北省重要的棉产区,正常年景,播种面积270-280万亩。自2011年以来,面积就持续下滑,至2014年仅剩152 0173 3840余万亩,预计2015年在70-80万亩。有人说,什么?70-80万亩,会不会有这么多呀!
真心来说,笔者也不敢保证2015年沧州棉花面积就有70万亩。为啥?只要您走进沧州大地,无论是国道、省道、县道还是乡间小道,一路走 来,保准10里之内见不到棉田。为此,笔者也曾询问过很多老棉农:大家今年还在种棉吗?“不种了,不种了,早就不种了。”这就是他们的回答。有这样一位棉 农,既包地种棉,又拥有自己的加工厂,可谓生产经营一条线。可是今年他也不种了,就连厂子也歇了。用他的话说:“种棉?到头来为他人做嫁衣裳。”
不种棉,大家都去干啥了?其一,还是种地。笔者粗略统计了一下,主要是改种玉米、红薯、瓜菜、大豆甚至苜蓿、速生杨等等。反正是啥省事种 啥。收益?不计。其二,打工。“这个时代,还守着一亩三分地,那就OUT了。”沧州很多青年人都会这么说,“创业没资本,种地不挣钱,那么,让我们一起去 打工吧。”所以,早7:00至晚6:00,在沧州的很多“要道”上不难看到成群结队的人们,此时他们正赶着上班,或是“戴月荷锄归”,这俨然已是沧州大地 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棉花加工,那已停留在记忆之中。
对于一个初入棉市的人,可能并不了解
记得在80-90年代,那时棉花市场还未放开,全国棉花“统购统销”,由供销社专营。即使在那个年代,每个县的每个乡(镇)都会有1-5 个收购点、加工点,那么一个县就会有15-40个加工点。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我们沧州地区的棉花加工业已缩减到何种程度了。如今您再去赵庄看看,几 十家的加工厂全都大门紧锁,院内“荒草凄凄”,已是人去楼空、亭台绿的光景。“那个闹市,只有在记忆里了哟。”一位赵庄人这样感叹。
笔者见证沧州棉业历经计划经济时代、市场经济、临时收储又放开,一路走来感慨良多。草木荣枯、月盈月缺,自然规律。那么,棉花也必然要起起伏伏。所以说,这两三年棉花市场的“风浪”之下,市场起起伏伏,是一场新的洗牌—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
记得清明节回家祭祖,看到前些年村边的梨树都没有了。询问之下,老乡回答:“前些年水果不值钱,大家就都刨了梨树改种速生杨了。可是,大 家改种的步伐永远跟不上形势的变化,现在速生杨又不值钱了,而大丫梨倒能卖出好价钱,大家很后悔呢。”由此,一些打算弃厂改行的同行们,不防也想一想,这 一关真“挺”不过去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