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这一棉花产业新政,中国棉花信息网信息员与多位业内知音好友聊得较多,大家叫好之外仍有不尽之言,这便是对我们的棉花产业下行趋势依然明显昭示的判断更为坚定。主体观点如下:
1、棉花产销趋势仍处低迷,产业长远发展需要全面的宏观规划。
从数字层面来看,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的2015年新疆棉花目标价格水平为每吨152 0173 3840元,与2014年比未升却降,体现出了一定产业市场走势依据下行的信号。
而从种植情况来看,早在春节之后的疆棉产销动态信息中,我们就看到了疆棉种植也在调整的报道。而内陆棉区尤其是长江流域及沿海传统棉区, 近几年的棉花产销结构(以面积调减为烈)调整可谓“一年一个脚印”。江苏、山东等省的植棉面积年下滑速度超过20%,在当地的原棉花主产县市,甚至有人预 言再过两、三年可能应看不到棉花了。而在内地多数省份年度棉花生产正处启势的春耕时节, 152 0173 3840元的目标价格发布所引动的欢喜背后,产业的萎靡趋势仍让内地涉棉人士担忧。在苏、皖、鲁、冀等棉花主产区,产销下行成为普遍现象,虽然国家对这 些地区的棉农同样给予了补贴,但因补贴落实过迟,受灾重等因素,仍使国家的补贴政策打了折扣。在如此反差交错的政策导向与市场背景下,内地的棉花生产似乎 有些“乱了方寸”, 生产上的重视程度,流通上的规范有序,市场调节上的稳健平衡变得有些黯然失色。
笔者认为,从长远看,一个与国计民生息息相关的战略性产业,国家确实要予以扶持,但没有一项产业是能够单靠财政扶持而至运作终生,补与扶 既不是根本目的也不是**目标。棉花产业需要国家扶补,但笔者认为理顺各层次间的利益分配关系,处理好相邻相近产业的产销关系,结合本国国情引导棉花产业 发展的硬件和软件多方面的提升和发展,配合现行的补贴政策,可能更有利。如何把战略层面的规划落实到实际操作上,这一点确实困难,需要时间去摸索。国家近 些年对棉花的政策调整以及出现的种种利弊,都表明产业需要探索出能够惠及全产业的贯通的大政方针,并且有更加具体周全及时完整的配套方案得以落实。
2、需要重视农民们对棉价的期待。
农民们都会怎么计算收益和规划种植呢?
(1)与往年水平比。以江苏苏北棉区为例,去年江苏依据国家政策给予本省棉农每种植一亩棉花补贴206元,折合下来,相当于给正常年景下 亩产的400多斤
(2)与其他农作物比。而农民同时也在思考和比较,纵然是3.70元的棉花价格,综合比较下来,棉花与水稻、玉米等比起来还是有所差距, 种植竞争力不足。抛开了2014年棉花受灾因素,以正常年景亩均收籽棉400斤计算,按已加上去的补贴合起来也就是1500元的植棉收入,并不及种水稻长 玉米的收入,何况长棉花工期长、投入大、风险高。许多接受调查的江苏农户表示,在江苏这样的沿江沿海较发达地区,农民计划至少4.50元左右的棉花价格, 才更有主动种植的意愿。
(3)与新疆棉花比。新疆棉花目标价格补贴政策的出台至少向生产者传递的是2015年种植收益仍然有补贴的定心信息。而对于内地农民来 说,更主要的是还要看2015年新疆农民将测算给予多少目标价格补贴,从而测算内地补贴水平。有信息称若新疆2015年农民得到的补贴达到3333元,内 地(如江苏)农民才会有2000元的补贴标准,这一推论有待*终验证。事实上笔者也算过账,若按2015年152 0173 3840元的新疆目标价格标准,以内地主体棉 花的品级、衣分及近几年的
而笔者也认为,在重视农民对心理价位的期待之外,对农民在植棉技术上的指导和利益上的保护也是重要的。比如于一些地方棉农偏向于籽棉单产 高却忽视品种的品质与衣分,所种品种良莠不齐,衣分品级上差别较大;另外出现过收购加工企业实际收购时不足以按质论价给足生产者的现象,农民对此反响较 大。
感性来讲,农民们种了棉花,无现秋收多少,依然要从春天起日出而作,春耕夏管盼秋收,他们以种田为生计来源,与天斗与地斗与病虫灾害斗,向社会贡献着人类温饱之源,对于农业、对于农民,所以我们需要尊重、呵护,因为他们才是人类的衣食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