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作为世界上*大的棉花生产国和消费国,穿衣的话语权必须掌握在自己手里,作为世界上*大的纺织生产国和出口国棉花的定价权不能拱手让给外国 人。因此,棉花产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战略产业。长江流域是我国三大产棉区之一,近年来,受生产成本上升、植棉比较效益下降以及取消临时收储政策等影 响,种棉面积逐年萎缩。就安庆而言,作为长江流域棉花主产区之一,正常年景,棉花面积在100万亩,产量在10万吨左右。今年种棉面积减幅达20%以上, 预计下年度减幅会更大。棉花产量减少,在短期内不会造成影响,然而长期发展下去,会对我国棉花产业安全产生负面影响。稳定长江流域等内地棉花面积是保障国 棉产业安全的需要。
国家将棉花种植的主体放在新疆地区无可厚非,但是不能无限发展。综合气候、生态和生产规模等各种因素,
诚然,我们应当清醒认识到长江流域棉区棉花面积大幅萎缩、棉花生产“一家一户”单打独斗为主,专业化、集约化、组织化、社会化程度不高的现状, 面对现实困境和深层次危机已表明长江流域传统的棉花生产经营方式和管理模式已经不适应现代现实发展的需要,必须对现行的棉花产业寻找出路。而棉花产业的根 本出路在于战略调整基础上的转型升级:
一、在布局上,要实现从局部调整向全局调整的转变。
一是要稳定洲区集中成片、优质高产棉区,以适应未来的规模化经营和机械化作业;二是要调减丘陵地带分散、排灌条件差的贫瘠低产区。
二、在机制上,要实现由过去的行政干预市场到市场配置资源的转变。
要建立、健全市场机制,让市场淘汰落后产能;要通过市场机制引导棉农降低成本,注重棉花质量;要通过建立棉农合作社等方式,构建生产、收购、加工利益共同体;要通过国家财政向棉花生产者提供棉花目标价格等多种补贴。
三、在技术上,要实现从劳动密集型向全程机械化的转变。
在望江、宿松等优质棉区进行试验,培育出直播、密植、矮株、吐絮集中,适合机械采摘的栽培品种和轻简化栽培技术、减少用工、降低强度。
四、在经营上,要从传统分散经营向现代规模化经营的转变。
在轻简化技术的基础上,支持和引导棉花专业合作社、涉棉企业、家庭农场参与棉区土地流转,建立现代新型棉花生产基地,探索棉花生产社会化、专业化服务新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