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电话打给赵总。赵总(尊重被采访人要求,报姓隐名,下同——信息员注),上世纪八十年初毕业于江苏南通供销学校
第二个电话打给花总。花总,一位年轻有为的集棉花生产服务、收购加工经营与纺织为一体的工贸公司老总。学校毕业后即到市棉麻公司工作,尔后又被 选送去南通供销学校棉花收购与加工专业百日培训。近二十年的棉市及企管摔打锻炼,己使这位即将步入中年的企业老总满心感慨。说到一个“棉”字,他话如倒 豆,充满无奈与忧愁。 “你们收到棉花了吗?报的什么价?”哪儿有人卖呀?我看不到有人提卖棉花的嘛。报价?能如实报吗,两三块钱一斤,你卖不?”。信息员一连串的“问号”问 出,他一连串的“问号”发回,可见这位老总在这本该他忙得不可开交的时节之心态。花总说,你看看这两天的期货行情吧,12650!什么概念?你帮我算算, 不谈再降,就这么个价格行情,我的籽棉该收多少钱一斤?我挂2.6、2.8元?棉农肯卖吗?肯定有人说,“呆怂才卖!”,可我把价格抬到棉农认为可以的价 位,我这棉花又不能吃,如何消化呢?花总说,这么个行情加上生产上这么个形势, 注定了我们这儿国庆节前没棉可卖的。纵然有卖的,顶多也只是少数小孩在外读书的,节后返校差钱而家中暂无现钞的那种,或者是只种了三分两分地的老农以及急 要钱买化肥农资投入秋播的农户,但比例会很少。“看来今年这场惜售盼价的戏有看头了,上百年的传统主产棉区国庆节无棉入市,这也算得上是可以记入棉事档案 的新闻喽”。 花总在苦笑,我分明听得出来。
第三个电话打给老王。老王,乃与信息员有亲戚关系,更因经常与其了解棉花生产方面的信息动态而成了知音好友。他家居昔日棉海,两个儿子成家立业 另谋职业,而他却执着地与妻子一道,传承着历代保留下来的种粮植棉。从田野里一路走来的老王,对棉花可谓情感纠集,说爱也难,言弃不舍。同近年来棉花产销 市场动荡变化一样,老王家的棉花也是越种越少,越种越感到没奔头。面积上从三、四年前*多种八、九亩,以后是以每年一至二亩的速度递减,到今年手上还有4 亩不足的棉田。在这个以种棉花为传统生产品种的庄子上,老王家的面积产量及植棉经验技术都属中游水平。说到今年的生产情况,老王连说“小年、小年”, 意思是今年当地棉花收成不好,在收益上是个“小年”。 他告诉信息员,今年棉花起初生长形势还算好,但入秋后雨水太多,虽然不象发洪水时大涝大淹,但软刀子杀人也是灾,下了个把多月的雨,且都下在棉花结桃子的 节骨眼上,所以今年棉花桃子稀少,不象丰收年头人进了棉稞桃子都撞人腿。老王说,他家今年棉棵上顶多的才十几二十来个桃子,照这么算,顶多也只能弄它个三 百来市斤的籽棉单产,还要此后老天少下雨多晴天,不然这个数还要“泡汤”。 问及田里开花吐絮情况,老王说,不多,烂黄桃僵瓣棉为主,有妻子一人在田里找找够了,他没事时提个钓杆儿到屋房小河里钓钓鱼,至于卖不卖棉花,老王说还没 动这心思,反正也没多少,再说棉价比上年低许多,又不等钱用,放放呗,等等再说。问到左邻右舍怎么想,老王说差不多都是这想法,一条庄子南北近百户,没听 说哪家卖过新棉,上集市看看,也没看到有收棉花的。老王还告诉信息员,这棉花没种头了,风险大,变脸快,赚不到钱。前些天有人下来订棉花种子,全庄子没一 家预订。“这东西反正也不是什么紧张物资,明年开春块块有得卖,这东西种还是不种,等到开春再说”。 临了,老王告诉信息员。
三个电话打完了,信息员很是感慨,靠近点说,因为买卖不同心,这苏北新棉开秤将在何时还是个问号,反正国庆节是掀不起当年的售棉热潮了。往长远处说,这内地棉花的产销形势,着实蛮令人揪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