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是全国重要的棉产区,受新疆
棉花“直补”波及,市场正在发生着一些细微变化。业界认为,未来2-3年山东棉市将是另一番景象。企业想赢得明天,必须把握好当下。为此,信息员对滨州、菏泽等地做了一些调研了解到: 1、责任田棉农打算“弃棉改粮”,“大户”摇摆。
新疆棉花直补细则落地之后,关于今年内地“有没有补贴,能补多少,如何补”等问题的讨论又迎来一波高潮。但是不管怎么讨论,*终落脚点是:内地 棉花面积分散、小块经营,即使有补贴,操作起来也很难。“我是不抱什么想法了,今年种了3亩,明年全改玉米。”22日,滨州的老赵说。他态度很坚决地站到 了“弃棉”队伍,除了种棉收益越来越比不上粮食之外,被政策“慢待”也是一大原因。现如今,在山东各地“弃棉”的队伍越来越庞大,他们多数是“责任田”棉 农。另一个群体,他们是“大户”,多在摇摆之中。王先生,是菏泽地区一位老棉农,也是一位“大户”。他告诉信息员,他每年棉花播种面积在90-100亩。 今年一个亲戚举家搬到城里,土地也委托他来经营,所以他的棉花面积增到了127亩。王先生目前经营棉花,仍有两大难题:**,127亩棉田分成了若干小 片,不能连接成片,增加了田间管理的难度。第二,种棉成本较高。山东地区包地费用是600-700元/吨,棉花规模化种植必绕不开这笔费用支出。“若是能 够解决土地使用和种植成本的问题,内地棉花产业大有可为。”王先生认为,内地如果通过土地流转的方式,推进土地流转规模化种植,并对种棉“大户”给予新疆 一样的补贴政策,他们仍将坚守在棉田里。否则,也考虑退出棉界。
2、是否开秤,还需等待;是否留下来,也要观望。
截至23日,滨州、菏泽等地开秤轧花厂仍然寥寥无几。菏泽某400型轧花厂负责人赵总说,目前本地棉花采摘完成30%左右,较去年基本持平。但 是,轧花厂开秤情况明显晚于去年。“还是不敢,大家都想再等等。”赵总直言不讳,他分析原因:**,细则公布之后,棉市顷刻“哀鸿遍野”,不知底在何处。 先说郑棉继上周四大跌、周五跌停之后,22日,毫无悬念地继续绞杀,152 0173 3840元/吨失守,至12960元/吨收盘。技术图形留三日长阴,虽有下影,但跌 局未变。再看现货。22日,新疆籽棉收购价再度下调,*低价格已至6元/公斤,轧花厂谨慎少量收购。其次,今年山东省籽棉供需格局尚存变数。根据轧花厂预 测,今年400型厂或有70%入市,是减法;而200型将有多少入市,尚难预料,但**是加法。但对于今年是否“吃得饱”,还不好说,尚需观察。新疆直补 出来了,但内地始终无明确消息。山东作为一个“老牌棉业基地”,面临着生存考验。轧花厂作为产业链较为前端的一环,同样面临着资源枯竭之忧。正如一位市场 人士所说,由于内地迟迟不见政策表态,人心已散。其一,一部分厂家迁移至新疆,留下厂房空空话凄凉;其二,一部分被纺织企业兼并或“收容”,成了他们的一 个车间;其三,改弦更张做起别的生意;其四,不知前路如何,徘徊在事业的十字路口。其实还是要看政策,如果2015年能够见到较为明确的政策公布,说明国 家还不想放弃内地,否则,内地没有希望。
在对山东走访调查的过程中,信息员深切地感受到一种“大变革”来临前的气息,它带着一股势不可挡的力量扑面而来。这对于棉花行业来说,又是一次 优胜劣汰,而政策将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所以,短期来看,业界多关注郑棉、ICE期棉行情,以上判断今年棉花底部在哪里,是14000元/吨,12000 元/吨还是10000元/吨?长线来看,关注2015年内地是否有直补,将如何补,补多少,以此判断内地棉花面积可否保持。这才是当前两项非常紧迫的任 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