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棉花网记者:农研中心在参与了目标价格细则的制定时都提出了哪些意见和建议?
杜珉:农 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农研中心)作为农业部的直属政策研究咨询部门为国家制定农村经济政策、农村发展战略和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提供决策咨询。“十一 五”国家棉花产业技术体系产业经济室依托农研中心组建以来,国家棉花产业经济研究室为农业部、财政部、发改委、中央财经、农村工作领导小组等涉棉部门就棉 花产业发展提供政策咨询和对策建议。特别是2013年国家棉花临时收储政策结束后,如何保证棉花产业健康稳定发展积*建言献策,作为农业部政策咨询机构, 在参与棉花目标价格研究构建任务上,通过定性与定量研究分析,如目标价格制定参考棉花种植成本、粮棉的合理比价以及国际价格的联动作用等,分析得出相对科 学客观的目标价格。
中国棉花网记者:目标价格细则是否能更好的保护棉农利益?是否能稳定棉花种植面积?
杜珉:新疆自治区在落实棉花目标价格政策方面做了大量深入细的致调研工作,制定科学合理目标价格实施细则,总结如下几个方面:
一是补贴方式和资金分配上, 按照棉花实际种植面积和
2014年为棉花目标价格实施的**年,从政策以及实施细则的设定的目标和出发点,是稳定棉农植棉收益,促进棉花产业健康发展,但具体能否实现和多大程度的实现这一目标,还要经过实践的检验。
中国棉花网记者:按照细则内容,将在9-11月进行市场价格的采价,补贴或将二次发放,预计棉农何时能够拿到补贴?如何领取?棉农是否能接受这种形式?
杜珉:按照自治区棉花目标价格的实施细则内容,次年 1月上旬,自治区财政厅根据中央拨付自治区补贴资金总额,扣除预留资金后的60%以及自治区人民政府审定的棉花种植面积,测算亩均补贴标准,并会同发展改 革、农业、国土、统计部门拟定各地(州、市)棉花目标价格面积补贴资金方案;按照剩余的40%以及自治区人民政府审定的棉花产量,测算每公斤籽棉平均补贴 标准,并会同发展改革、农业部门拟定各地(州、市)棉花目标价格产量补贴资金方案。补贴资金分配方案经新疆棉花目标价格改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审议,报自治 区人民政府审定后,由自治区财政厅负责逐级拨付补贴资金。
次年1月底前,乡(镇)财政部门和县(市、区)财政部门凭基本农户和农业生产经营单位的种植证明,按照《新疆棉花目标价格改革试点补贴资金使用管理暂行办法》,以“一卡通”或其他形式将面积补贴资金兑付至基本农户和农业生产经营单位。
次年2月底前,乡(镇)财政部门和县(市、区)财政部门凭基本农户和农业生产经营单位的籽棉收购票据、种植证明,按照《新疆棉花目标价格改革试点补贴资金使用管理暂行办法》,以“一卡通”或其他形式将产量补贴资金兑付至基本农户和农业生产经营单位。
我国农业补贴实行“一卡通”已经多年,这种形式农户能够接受。
中国棉花网记者:市场预计,新年度棉花价格会大幅下跌,棉企纷纷下调新年度籽棉收购价预期,如果开秤初期籽棉价格较低,您认为棉农在了解后期能拿到补贴的情况下,是否会顺价交售?
杜珉:国家棉花目标价格的补贴对象为棉花生产者,按照目标价格的设定,棉花收购企业预期或实际下调价格的变化,其主要影响的是目标价格与农户交售价格之间的差额,即补贴的额度变化,换言之,它一是影响国家对棉农的补贴额的多少,二是影响企业能否顺价出售经营,而不是棉农。
中国棉花网记者:对于细则中“60%面积+40%产量”的补贴方式,数据统计来源是哪里?您认为将此数据作为统计口径的原因是什么?
杜珉:对 于细则中“60%面积+40%产量”的补贴方式是新疆自治区、建设兵团的棉花生产者和经营企业、土地所有者、使用者和棉花生产者多方博弈的结果,也是棉花 生产、加工流通等涉棉管理部门协商协调的结果。如果有数据来源的话,其数据来源于棉花市场化改革以来的产业发展和实践过程,这个结果也是博弈后有关部门协 调后多方能够接受的一个结果。
中国棉花网记者:今年实施目标价格政策,也许会有很多情况是大家未曾想到的。您预计政策实施后,会对市场产生什么影响?
杜珉:今年的国家启动新疆棉花目标价格政策从中央到地方各级部门予以*大的重视,从国家研究出台政策经过棉花产业几乎所有相关部门多次研究讨论,政策出台后新疆自治区政府也做了大量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和宣贯工作制定了实施细则。
棉 花目标价格政策实施在我国属于**次,加之我国棉农生产经营规模小,棉花市场化程度低等,实施过程中问题和矛盾一定会有,个人认为主要是政策的操作成本, 但也相信政策的目标和出发点是良好的,达到政策的目的需要决策者、执行部门以及参与多方共同的努力,将政策操作执行成本降至*低。
中国棉花网记者:如果后期市场出现“卖棉难”、“凭证造假”、“成本升高”、“内地棉流入新疆”等隐忧,面对这些问题,您对市场有什么建议?
杜珉:以上的几个问题是不同性质的问题。有关“内地棉花倒流”一定会涉及“凭证造假”,这是触犯法律的问题,如果某些涉棉个人和企业敢于以身试法,*好先计算造假的成本和代价,其次必须考虑违法的后果。
从政策目标研究,主要考虑*大的问题是会不会出现“卖棉难”,这是业内普遍关注的问题。农研中心此前调查分析总结:
政府部门。自 治区各级政府部门在积*推进目标价格试点工作的同时也存在一些担忧与疑虑,一是农民售棉按量折算补贴方法不确定,许多棉花由经纪人交售,使补贴资金落实到 农民上存在问题;二是担心棉价下跌过多,中央财政补贴资金采取切块下拨,不能完全弥补棉价下跌给农民造成的损失,由此造成的不足部分,中央和地方财政谁来 承担。
棉农角度。今 年是棉花目标价格试点的**年,政策实施上还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农民对政策摸不清,对于何时补、怎么补、补多少心里没底。当棉花价格低于生产成本时,农 民存在惜售的心里。另外,由于今年新疆今年按产量和面积四六分的比例进行补贴,经纪人的数量将大幅减少,棉农直接将棉花交售给加工企业。
加工经营企业。棉 花临时收储政策取消后,国家在新疆实施棉花目标价格改革试点,使得棉花加工流通企业在重新面对市场竞争挑战的同时,也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一方面,企业需 要应对价格起伏不定的棉花市场的考验,需要重新建立市场购销关系,调整自己的经营策略应对挑战,一是棉花收购方面,进度放慢,根据订单情况定收购量;二是 轧花企业重新洗牌,新疆轧花厂多,竞争激烈、产能过剩,市场化后一些规模小、竞争力弱的企业将退出市场;三是新棉上市后企业行为将更为谨慎,前期观望态度 浓厚,棉花市场可能会出现阶段性卖棉难情况,但受需求量支撑和企业运转需要,买卖双方僵持一段时间后,*终会博弈到一定的价格成交。加工企业预测棉花价格 会进一步下跌至152 0173 3840元/吨左右,国际棉价下跌至68美分/磅。据有关企业负责人分析认为籽棉价格在6-6.5元/公斤时,企业会出手收购。另一方 面,在棉花市场的挑战与重新洗牌中,一批具有竞争实力的企业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中国棉花网记者:如果后
杜珉:我国棉花市场化改革以来,棉花价格基本有供给和消费市场决定的,而棉花消费主要是棉纺织企业纺纱需求量,纺织企业对棉花需求量变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因而棉花价格上涨或下跌是一个常态。目标价格政策在我国首次实施,其补贴资金的足额到位是目标价格政策改革成败的关键。个人认为,只要“棉花目标价格政策”能够按照市场价与目标价之间的价差补贴至农民,保障农民的收益不减少,就实现了政策目标,没有必要在新疆目标价格出台后,还要逆市场化发展,在目标价格基础上再出台的托底收购政策。
此外,与临时收储政策、*低收购价等政策相比,此次新疆试点棉花目标价格政策实施更为复杂,执行成本也更大,建议中央财政在补贴资金和工作经费方面给予新疆部分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