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取消临时收储政策国内棉花库存量巨大据市农业局种植业科科长韩昌友介绍,棉花生产面临的主要困难是棉花生产周期长、成本投入多、劳动强度大、植棉效益低。据调查,2013年,如果不计劳力成本,棉花亩平纯收入约890元,比上年降低一半,比同季作物中稻每亩纯收入少200元左右。植棉效益大幅下滑,农民不愿种植棉花。
国家棉花政策做出重大调整。为保粮食安全和农民增收目标,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出台了一系列提高粮食生产的扶持政策,明确发出了棉花生产调整信息,棉花不再执行临时收储政策,只在
国内棉花库存量巨大。据资料显示,到目前为止,国家棉花皮棉库存达到1100万吨,占全球库存的60%,库存量远大于我国常年生产总量600至700万吨。2014年我国不仅要消化棉花库存,而且还将进口200万吨左右,但预计棉花消费量在900万吨左右。因此,国内棉花严重供大于求,市场预
市场棉花需求不旺。近几年由于国际宏观经济不景气,受生产成本增加、人民币持续升值、内外棉花价差高企等一系列因素影响,棉纺企业整体运行非常困难,国际国内市场棉花需求不旺。
国内外棉花差价大。目前,国外标准级皮棉到岸价每吨约1.6万元,而国产棉销售价每吨约2.0万元,每吨差价达到0.4万元左右,棉纺企业采购国产棉的意愿不强。
减棉增粮促进棉花产业转型升级
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以增效为目标,因地制宜,调稳结合”的原则,调减棉花面积,发展粮食生产;稳定优势主产棉区,优化棉田布局;发展现代植棉科技,提高棉花生产效率和效益。
调减低产、分散棉区。调减下来的棉田可改种其它作物。水源条件较好、地势较低、易涝或“两萎病”病害较重的调减棉田改种水稻,按油菜-中稻、小麦-中稻或双季稻模式种植;水源条件较差的岗地坡地宜改种玉米、大豆或花生,按小麦-玉米(大豆)、油菜-玉米(大豆)和春玉米-夏秋玉米模式种植;积*探索改种蔬菜、瓜果和果树等高效作物。
稳定集中优势主产棉区。在优势主产棉区和高产高效棉区加强高产创建项目建设,优化集成植棉高产栽培技术和示范推广轻简化栽培技术,适度发展间作套种西瓜和玉米等高效作物,通过采用节约成本、夺取高产、发展间套、提高品质等技术措施,增加棉田效益,保持棉花面积相对稳定。
科学种植发展粮食生产
为了引导农民群众科学有序地调整棉区种植结构,市农业局要求各级农业部门加强组织领导。认清棉花生产形势,高度重视今年棉花产区种植结构调整工作,从农业发展的大局出发,科学制定技术方案和工作方案,通过宣传发动,总结推广结构调整中好典型、好作法,营造良好的发展氛围。特别是要尊重农民意愿,不能采用行政压力缩减棉花面积。
加强政策扶持。认真落实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良种补贴等强农惠农政策,调动农民调整棉花发展粮食生产的积*性。用好部省棉花高产创建项目资金,加大向植棉新科技推广应用的倾斜力度,促进棉花生产技术现代化进程。
加强服务指导。认真办好各种改种示范样板,加强对改种作物生产技术指导,多层次组织现场观摩考察和技术培训活动,充分发挥示范片和样板田的辐射带动作用。增强市场观念,加强产销衔接,保障改种作物产品适销对路,增产增效。
加强新技术试验示范。在棉花主产区,完善麦后棉、油后棉为主的种植模式与栽培技术,开展适合机械直播、机械管理和机械化采收的早熟棉生产技术试验与示范;在棉花调减区,因地制宜开展新型种植模式的试验、示范与推广,重点推广油菜中稻、小麦中稻和双季稻模式,探索春玉米-秋玉米,春玉米-晚稻,春玉米-蔬菜、大豆-秋玉米等高效替代种植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