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信息员在农村调查中得到这样的信息,一些“懒” 种棉的户家近年少种或不种棉花的原因有部分就是因为农资价格太高而棉价只是微涨或不涨而放弃植棉。近期,我们在江苏苏北一些主产棉区的农资部门了解到,今 春以来的化肥、农药市场几乎没有什么亮点,总体看价位无太大降迹,具体归纳为“磷铵类遇寒下行、尿素类跌价不易、钾肥类走势偏弱”。 因为磷酸铵类、尿素类和钾肥品系已广泛用于棉花生产,这三大类肥料的供应价格前段时间虽然涨涨跌跌,但到眼下仍不比两三年前的同期低。针对肥药价格难降的 问题,厂家自有自家的难念之经,但农技专家倒是提醒棉农科学用肥购肥。
专家认为,施肥追肥可以分别考虑,棉花施肥可以提倡多施沤熟的家积肥、人畜粪,需要时稍加化肥;绿肥也是很好的天然肥源,在棉花移栽前有 不少农户将前茬用着肥田的豆类植物深翻入土,升温腐熟后壮苗效果显著,而其成本是远低于化肥的。对于追肥,专家认为不必一味强求高档速效肥料,而是要因苗 配肥,因田施肥即所谓配方施肥。棉花和人一样,对营养需求有个性化特征,滋补与减肥是双向同等的,有的肥料追下去有促长作用,有时就不一定奏效,棉花不吸 收,流失的也是钱。不同的植棉人有不同的植棉经验,在大丰传统棉区的三龙、新丰镇-带,有的农家一亩棉花的化肥投入只有不足一百元,而有的户家却是近两百 元,这样一来投入收益差距就大。因而,谙行的人说,别说棉花有种头没种头,关键看你怎么种、怎么管、怎么投入,投入少了,管理精了,植棉净收入高了,种棉 的人势必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