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检杂志:国内棉花新标准概论九问

百检网 2021-12-15
    1.棉花国家标准改革有什么背景?
    答:2003年9月,国务院批准了《棉花质量检验体制改革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明确提出要力争用五年左右的时间,采用科 学、统一、与国际接轨的棉花检验技术标准体系,在棉花加工环节实行仪器化、普遍性的权威检验,建立起符合我国国情、与国际通行做法接轨、科学权威的棉花质 量检验体制,并明确要求研制全国棉花色特征图及其应用软件,制定适应仪器化检验的棉花质量标准及相关技术规范。
    在质检体制改革推行过程中,棉花国家标准进行了两次重大修订:2007年由国家质检总局和国家标准委批准发布实施了 GB1103-2007《棉花 细绒棉》国家标准。该版标准增加了采用HVI检验的长度、长度整齐度等物理指标,仍然保留了棉花品级指标。由于HVI可实现长度、长度整齐度等指标的检 验,而无法检验棉花品级,因此,棉花质量检验体制改革还没有全面实现棉花质量仪器化检验目标。
    为了进一步推进棉花质量检验体制改革,尽早实现棉花质量指标的全面仪器化检验,同时加快与国际棉花质量指标融合,迫切需要推出棉花颜色分 级指标。但对品级指标进行改革,推出全新的满足仪器化检验要求的颜色级指标,是一项*其复杂的、难度很大的系统工程。为此,各有关部门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 作。从2004年开始,中国纤维检验局牵头开展了棉花颜色分级体系的研究,收集了我国不同棉区有代表性的棉样,制作了颜色级实物标准和轧工质量实物标准, 建立了颜色分级图。2008、2009、2010棉花年度,在生产、收购、加工、检验、使用环节共同组织开展了棉花颜色级验证试验工作,修改完善颜色分级 体系。2011棉花年度,在上述环节开展了棉花颜色级检验,取消品级检验的试点工作,并已取得较好效果,目前锯齿加工细绒棉已具备全面推行棉花颜色级检验 的条件。
    2010年全国棉花工作电视电话会议明确提出“要抓紧出台全面采用仪器化质量指标体系的国家棉花质量标准”,随后各相关部门加快棉花国家标准修订进程。目前,该标准已通过专家审定,将于2013棉花年度(2013年9月1日起)实施。
    2.棉花标准曾做过哪些修订?
    答:从152 0173 3840年我国首次发布实施的《棉花(细绒棉)》国家标准,至今已进行了三次修订,每次修订,都是在特定的经济背景、改革要求和科技水平支持下开展的。
    建国后出台的**部棉花国家标准是152 0173 3840发布实施的《棉花(细绒棉)》国家标准,受当时科技水平的限制,该标准的显著特点是主要采用了感官检验,简单、快捷,对当时我国棉花的生产、收购、加工、流通和使用,发挥了积*作用。
    随着我国棉花产业的发展,棉花流通体制改革的深化,1998年国务院提出了深化棉花流通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提出了要“加快棉花国家标准 改革,具体办法由国家经贸委、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牵头组织有关部门制定,于1999棉花年度试行”。有关部门在1999年标准修订中,提出了将棉花长度从 2mm分级改为1mm分级,将棉花标准含水率10%改为公定回潮率8.5%,首次将马克隆值作为棉花质量考核指标。这次标准的修订,引入了公定重量,体现 了棉花重量检验的贸易公平,马克隆值指标的引入,也使标准增加了定量检验的物理性能指标,实现了从感官检验向仪器检验的突破。
    2007年标准修订,是为适应质检体制改革的需要。当时,我国已经完成了一批棉花加工企业的技术更新改造,纤检系统建立了一定数量的棉花 仪器化检验实验室,购置了一定数量的HVI仪器,积累了一定数量的棉花检验数据。这些都为修订我国棉花标准,将棉花仪器化检验指标纳入标准体系,提供了客 观条件和技术支持。这次标准修订,对长度指标进行了重大修订,将手扯尺量检验统一到HVI检验的上半部平均长度水平。增加了适用于HVI检验的长度、长度 整齐度、断裂比强度等棉花质量指标。建立了一个既适用于感官检验,又适用于仪器化检验,既符合中国国情,又能体现与国际通用标准接轨的棉花标准。
    3.本次标准修订的指导思想和基本思路是什么?
    答:棉花标准修订的指导思想是:有利于促进棉花品种改良与种植结构调整,有利于加强棉花质量监督与规范棉花市场秩序,有利于推进棉花质量检验体制改革与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棉花资源,有利于提高棉花质量及其制品的国际竞争力,有利于推动棉花产业的健康发展。
    修订棉花标准的基本原则是:满足我国棉花实际流通情况的需要,做到新老标准平稳过渡,强化棉花内在质量评价,推动棉花检验体制改革。
    基本思路是:根据棉花质量检验体制改革的要求,立足我国基本国情,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在保持GB1103-2007《棉花 细绒棉》标准中行之有效的检验方法和内容外,将棉花标准分成锯齿加工细绒棉和皮辊加工细绒棉两个部分。锯齿棉部分废除棉花品级指标,采用棉花颜色分级和轧 工质量分档;皮辊棉部分仍维持品级指标体系。形成一个适应棉花流通需要,有利于深化棉花质量检验体制改革,促进棉花产业发展的标准。
    4.这次主要修订了哪些内容?
    答:本次标准主要的修订内容包括19个方面。涉及品级、长度、异性纤维含量要求、抽样规则、检验方法、检验顺序、组批规则、检验证书等 等。核心内容是对棉花品级指标进行改革。棉花品级是由棉花的色泽特征、成熟程度和轧工质量来综合判定,是当前棉花贸易结价的主要指标,至今已经实行了40 年。
    研究表明,HVI无法检验棉花品级,但可以对反映棉花颜色特性的反射率和黄度指标进行测试,对表示棉花成熟程度的马克隆值进行测试。因 此,本次标准改革品级指标的思路,是对品级指标的三条件分拆,代之以对棉花颜色进行HVI测试分级、马克隆值和轧工质量。其中,根据棉花的明暗程度和黄色 深度,颜色级划分为白棉、淡点污棉、淡黄染棉、黄染棉四种类型,共计13个颜色级。白棉三级为颜色级标准级。轧工质量根据棉花的外观形态粗糙程度和所含疵 点的程度,分为好、中、差三档。为满足国情需要,颜色级和轧工质量还分别制作国家实物标准,以适应农商收购和现货贸易感官检验需要。
    这些内容的增加,既适应了棉花检验体制改革的需要,使得我国的棉花标准水平及检验技术得以显著提高,又更加注重棉花的内在质量,在质量指标设置上基本实现与国际通用标准接轨,同时也体现了中国特色。
    5.新修订的棉花国家标准的特点有哪些?
    答:一是现实可行。新的棉花国家标准,既符合我国棉花流通现状,又适应棉花质量检验体制改革;既适用于棉花各个流通环节,又适用于符合规 定的不同棉花包型;既适用于感官检验的需要,又满足了仪器化检验的需要;既适用于成包皮棉的按批检验,又适用于成包皮棉的逐包检验。
    二是科学先进。棉花质量仪器化检验是当今国际上先进的检验方法,也是我国棉花质量检验体制改革的目标。新的棉花国家标准,充分体现了推行 棉花质量仪器化检验发展方向,并结合中国国情,*大程度地吸收借鉴了国外先进标准的经验和相关检验内容,本标准规定的成包皮棉质量仪器化检验从指标设置, 到检验方法,基本实现了与国外先进检测技术标准的接轨。本标准更加突出棉花内在质量要求,对提高棉花质量和满足纺织用棉需求有重要意义。
    三是锐意创新。主要体现在较好地协调处理了若干复杂问题:一方面,较好地处理了感官检验与仪器化检验的关系、按批检验与逐包检验的关系、 成包皮棉组批与不组批的关系;另一方面,在质量指标设置上大胆创新,比如,(1)引入棉花颜色级指标,实现了颜色级指标的仪器化检验。(2)将成包皮棉按 批检验抽样分为重量检验抽样和品质检验抽样,明确了抽样主体的责任,也符合期货、电子撮合和国储棉检验的需要。(3)将马克隆值按批检验抽样和检验数量提 高到批样数量的100%,进一步提高了马克隆值检验结果的代表性和准确性。(4)对出厂成包皮棉异性纤维含量检验做出了严格规定,对批量交易成包皮棉的异 性纤维提出了定量或定性两种检验方法以供选择,明确交易有关方面可协商确定具体的抽样方法和抽样数量,增强了可操作性。成包皮棉异性纤维有关规定的实施, 将加大从源头杜绝异性纤维的力度,从而有力促进我国棉花质量的提高。
    6.如何认识棉花标准改革带来的机遇?
    答:一是有利于促进涉棉行业提高效益。棉花标准涉及农业、加工、流通纺织和质量监督等各个方面。标准的修订工作也是根据不同环节的特点, 作出了相应规定。总体来看,修订后的标准,具有充分体现质检体制改革的国家宏观政策,使棉花检测手段更加科学化、指标设置精细化的显著特点。这种特点,有 利于棉花质量的准确检验,有利于对棉花质量的客观评定。尤其是对于经过HVI逐包检验的成包皮棉,加工和流通企业可以根据检验结果分类销售,体现优质优 价,取得*大效益;对于纺织企业,可以根据新标准提供的HVI数据,按产品需求,精选合适的原棉,实现精细化配棉,降低纺织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二 是有利于促进棉花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和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我国涉棉行业企业面临着经济全球化、市场一体化的激烈竞争,这种 竞争要求企业不断开发新产品,提高产品的档次、质量、科技含量和市场占有率。标准与国际化接轨,可以对企业的发展需求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撑。同时,随着我国 各项改革的不断深化,国民经济正在进行战略性结构调整,棉花产业的发展方向将由过去的分散化、家庭化、手工化转向集约化、标准化、机械化。这种情况下,就 要求棉花标准改革适应产业的发展,促进产业的发展。
    7.如何认识棉花标准改革带来的挑战?
    答:一是传统的贸易结算体系被打破了。目前国内棉花贸易结算,特别是结算指标体系的设置,主要是品级、长度和马克隆值,这些指标,长期以 来,由市场形成了一套通行的贸易结价规则。随着品级指标的取消,全新的颜色级指标和其它质量指标的的引入,传统结价指标的权重发生了变化,需要建立新的颜 色级指标的差价率,轧工质量、长度、长度整齐度、断裂比强度和马克隆值指标升贴水等。这需要借鉴国外结价经验,也需要棉花行业在实践中进行摸索。
    二是对传统检验观念带来的挑战。长期以来形成的棉花品级检验传统观念与检验技术,对推行棉花颜色分级体系有较大影响。新标准正式实施后, 收购检验采用感官检验,加工环节对颜色级完全实现仪器化检验,用棉企业要利用HVI检验指标进行配棉,不同环节的检验人员要突破品级观念,统一到颜色级上 来,是个重大挑战。因此,可以说,观念的转变程度,将会直接影响到推行棉花颜色分级体系的效果。
    8.下一步棉花标准改革方向是什么?
    答:棉花标准改革与棉花产业的发展密切相关。按照我国棉花产业发展的战略定位,今后棉花标准改革将朝着有利于促进棉花品种改良与种植结构 调整,有利于加强棉花质量监督与规范棉花市场秩序,有利于推进棉花质量检验体制改革与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棉花资源,有利于提高棉花质量及其制品的国际竞争 力,有利于推动棉花产业的健康发展的方向进行修订和完善。
    一是根据在新标准实施过程中,继续完善我国棉花颜色分级体系。推行棉花颜色分级体系,在我国是新生事物,在国外也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 鉴。美国从上世纪初开始研究仪器测试颜色级,到上世纪八十年代进行仪器测试和感官测试并轨,再到2000年全面采用仪器检验颜色级取代消感官检验,经历了 近百年的历程。我们在对棉花颜色分级体系的推行过程中,同样也要经历一个不断调整、不断完善的过程。
    二是积*研究并引入短纤维含量、棉结指标及快速准确的测试技术,深入研究标准含杂率的设限标准。短纤维含量、棉结指标作为棉花的重要指标 之一,含杂率设限事关重量的扣补,越来越受到加工、贸易尤其是纺织使用环节的重视,加入标准中的呼声越来越高。由于目前在快速准确检测方法方面尚存在问 题,因此包括2007版标准修订和本次标准修订中都没有增加相关内容。为了维护纺织用棉企业的利益,有必要对短纤维含量、棉结指标的快速测试技术及标准含 杂率的设限进行研究,力争在下一次国家棉花标准改革中进行明确。
    9.如何自我评价本次标准的修订?
    本标准对原标准做了19个方面的重要修订,较大幅度地提高了标准的水平,具有可行性、科学性、先进性和创新性,基本达到国际先进标准水 平。需要说明的是,建立、完善我国棉花颜色分级体系是个长期的过程,虽然颜色级和轧工质量经过多年的实验研究,并在棉花生产、收购、加工和纺织进行了小规 模的试点,效果良好,但尚未在行业普遍使用,仍有待于进一步完善;短纤维含量、棉结指标快速准确测试技术尚不成熟,未能纳入标准,这些指标有待于条件成熟 后再作进一步的修订。(文/中国纤维检验局棉花质量监督处;纤检杂志编辑部)

百检能给您带来哪些改变?

1、检测行业全覆盖,满足不同的检测;

2、实验室全覆盖,就近分配本地化检测;

3、工程师一对一服务,让检测更精准;

4、免费初检,初检不收取检测费用;

5、自助下单 快递免费上门取样;

6、周期短,费用低,服务周到;

7、拥有CMA、CNAS、CAL等权威资质;

8、检测报告权威有效、中国通用;

客户案例展示

  • 上海朗波王服饰有限公司
  • 浙江圣达生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天津市长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上海纽特丝纺织品有限公司
  • 无锡露米娅纺织有限公司
  • 东方电气风电(凉山)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