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干部、城市居民每人每年26尺布,郊区、农村人口每人每年24尺布,这两个数字真实地显现了国家经济欠发达时代的物质短缺。凭票买布,成为所有走过那个年代的人挥之不去的痛楚记忆。
上世纪70年代中期,经过10年“文革”浩劫,我国工业基础遭到巨大破环,物质生活*端匮乏。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国民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复苏期,发展经济成为这一时期国家工作的重点。棉纺织行业建国以后的首次大规模技改就是在这个背景下展开的。技改内容主要是挖掘潜能、提高劳动效率、减轻劳动强度。据专家回忆,当时重点对建国初期建设的企业进行系统配套改造。首批试点企业是河北、河南、陕西3省的5家棉纺织厂。结果,每5万锭企业经过挖潜改造后,都增加了1万锭产能,收效明显,这个经验继而在全国推广,直接促进了棉纱、棉布产量的迅速增长。*后,执行了30年的布票制度在152 0173 3840年终止,棉纺织工业的发展彻底解决了人民穿衣问题,比粮油票证的取消提前了9年。
应该看到,棉纺织行业这一轮技改的历史作用,不仅仅是解决了消费供需量的问题,更重要的是改变了人们的消费习惯,让消费者在市场上有了更多的选择。“想起这段历史,我们就特别激动,这是纺织工业,更是棉纺织行业对国家的贡献。”见证了这段历史的老专家们在接受采访时都情不自禁地说。第二次技术进步提升产业素质
第二次技术进步发生在上世纪90年代初。小平南巡讲话加快了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步伐,此时的棉纺织行业经过十几年的快速发展,在陆续引进了代表当时国际先进水平的纺纱设备来配套后,另一个问题也逐渐显现。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国内纺机制造水平和国外的差距十分突出,中国民族工业的健康发展可能被挡在先进技术门槛之外的征兆已露端倪。
据业界人士介绍,上世纪90年代初,在国外纺织企业中,清梳联已经实现商品化,自动络筒机已被普遍采用,精梳机可以达到250~300钳次/min,而这些技术当时国内几乎是空白。“这一时期,加大技术改造,提高产品质量,就成为推动棉纺织技术进步的首要任务。”业界专家称。
其后,棉纺织行业掀起了以FA系列改造A字头棉纺设备的大规模技术改造,这一轮改造带来的直接效益是,棉纺织行业的中细支纱产品质量有了显著提高,纱线乌斯特平均水平从75%变为25%,纺织产品的出口竞争力提高了,行业规模效益增加了。带来的直接影响是,国产装备水平得到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不断提升,工人操作能力进一步加强。基础技术力量的提升,使得棉纺织产业技术素质得到普遍提高。第三次技术进步创新成为自觉第三次技术进步带有鲜明的自觉意识。2000年后,经过压锭改造后的棉纺织行业,面对市场的巨大需求,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转折期。依靠科技进步,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发展新技术,生产高附加值产品,成为行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同时,中国入世后的全球化竞争,也对行业进行适应性调整提出了更高要求。大量新装备的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消费市场多元化需求的拉动,新技术、新工艺的层出不穷,新纤维的开发和应用,都促使棉纺织行业在这一时期的技术改造取得显著成效。
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会长徐文英认为,国内自主创新生产出的不同档次的纺织机械,基本适应了棉纺工业的需求,为整个纺织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到2005年,我国棉纺织行业76.05%的纺纱设备,28.58%的织造设备都是国产,57%的棉纺环锭纺纱设备达到上世纪90年代国际先进水平。规模以上企业清梳联的比重占到了38.4%,自动络筒机的比例占到47.74%,无梭织机的比例占到28.71%,这些先进装备的使用,直接提高了棉纺织行业生产工序连续化、装备控制自动化、检测控制信息化水平。到2005年,棉纺织行业精梳纱比重达到了25%,无接头纱达到55.32%,无梭布达到52.74%。这些都直接推动了面料印染水平的提高,终结了多年来面料进口大于出口的状况。
正是在技术发展的传承中,棉纺织行业作为纺织工业*基础的传统产业,在新旧的变革中,不断适应着时代的发展,让我们一步步地看到这个产业在全球话语权的不断提高。“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棉纺织产业,全面提升棉纺织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在纺织产业升级的进程中,传统产业将发挥更大的作用。”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会长徐文英道出了对棉纺织行业未来发展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