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棉收购以来,
思考之一:棉价过高,今年的籽棉价格仅低于03年度,不同的是03年度收购的都是水货,而今年棉花含水远低于03年。
思考之二:单产和面积均降低,大家都认为棉花今年能卖个好价格,可谁想到今年受气候条件的影响,减产了很多,是看不见的灾害,如沿江地区8月底的低温阴雨,加之台风莫拉克的影响。棉株中部很少有棉铃,很多地区减产两成以上。
思考之三:受去年棉价太低的影响,去年棉花生产是生产资料价格*高的一年,可受经济危机的影响,棉价大跌,每市斤跌破了二元。虽国家采取了收储措施抑制了棉价下行,取得了效果。但得到*多的是400型棉花企业,而不是棉农,国家规定400型棉花企业必须是每市斤2.60元收购,可谁收到了这个价,又有谁来监督他们。由于棉贱伤农,售棉后所得还不能抵消生产成本,致使今年种植面积下滑,今年种植面积的减少大大高于官方供布的数字,内地生产省至少在百分之二十以上。
思考之四:从国家宏观角度来看,我国棉花市场的宏观调控已走向了成熟,从去年的收储到今年的抛储,充分说明了国家宏观调控的强硬手段。我想国家如果对棉花象粮食一样制订一个保护价,就不会带来我国棉花面积的大起大落,可以保持棉花产量平衡和纺织用棉价格的平衡,不致于给棉花市场带来头痛医头,脚痛医脚,顾此失彼。
思考之五:不要受缺口论的误导,今年棉花上市后在缺口论的导向下,价格一路上升,造成了抢购,抬价收购,大部分收购企业收购加工后的棉花销售都是利润倒挂,不得不将棉花转入仓库进行质押,取得资金后又来收购,都是看好后市。因此,造成收购市场一片混乱。棉花缺口是不用争论的事实,如果始终钻在缺口论的圈子里,总会有人要付出代价,市场经济没有固定的模式,也没有永恒不变的规律,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历史的教训太深刻,要知道我国储备还有一定数量,
思考之六:农发行贷款的影响,今年棉花收购以来,内地主产省很多地区农发行都没有开贷。但也没有阻止棉价上行,如果农发贷全面开贷,结果如何?今年农发行不开贷对个体小厂来说是一个难得的机遇。400型厂很少开称收购,即使农发行不开贷,民间资金足已将棉农棉花收上来。
思考之七:受国家抛储和进口配额的影响,五月份以来国家抛售了储备棉210多万吨,一直保持棉价平衡运行,如果再抛储会给市场发出一个信号,仓库要见底了。人们都是逆向思维,如果再抛储市场价格会拉得更高,不信试目以待,加大进口只会带动国际棉价的上升,给国外棉商发财的机会。
思考之八:棉价还是由市场形成较好。近年来,随着我国用棉量的增大,我国已成为国际棉商竞争的主战场。棉花经济已是全球一体化了。市场竞争本身就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企业在竞争中淘汰。说明了他们不适应市场,不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律。(D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