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来,每到新棉上市季节,
一棉花质量意识缺失是形成交易棉花含水超标的环境因素。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中
二棉花面积产量逐年下降形成资源紧张。进入21世纪后,我国棉花的面积产量大幅下滑。形成棉花面积产量下滑的原因很多,但其危害是给市场的供求关系造成了一定影响,由于各地纺织工业的不断发展,加重了棉花供不应求的状况。市场往往就是这样,越是供不应求的东西,拼抢者更多,人们在心理上的反应是 “有没有”而非“好与丑”。就拿江苏省来说,目前,江苏全省植棉350万亩,好年景可收获700万担棉花,而全省发展迅猛、设备先进、市场畅销的纺织工业全年对棉花资源的需求量高达8000万担以上及至一亿担,全省自产棉一两不外流也只是本省实际年需求量的10%,所以高风险,高投入情况下生产的
三“僧多粥少”引发资源争抢而忽视质量。棉花收购、加工企业近几年的增量也是**的,除了有资质的400型棉企外,各地200型棉企,老打包机,民间小车间,小作坊在棉区简直遍地开花,这种多元并存的棉花购销市场,对原本不多的资源进行抢购也是在所难免无法管控的.调查发现,有许多棉花企业宁可把明明是超水份的棉花收下来,然后利用场地宽敞等优势,组织劳力进行二次摊晒;还有些无力进行二次摊晒、规模相对大一些的棉企则与出售人协商,采取折重的方法,硬是把超水棉收进来,然后松包敞湿。其实,以上这两种做法都不是国家棉花收购检验标准所规定或允许的,这都是对严谨标准的一种践踏。然而,收购企业也是无计可施,无可奈何才这样做的。一些企业负责人说:棉花是季节性收购的农产品,过了这个村就没有哪个店了。你不收,有人收,我们只好放弃标准,先收后处理,不然工厂无法运转,工人无法生存。在这样的状况下,棉区多数企业不得以而新增了烘干、皮清等设备工艺,结果是企业负担加重,经济效益不佳。
四质检部门对籽棉收购环节疏于监管。由于棉花收购业态复杂,网点太多,各地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对于收购过程中的质量管控显得鞭长难及,形成了超水棉爱收就收,你不收有人收的怪市现象。有不少农民多年未曾拣晒过棉花,照样买得掉;有的农民经纪人把收到的棉花不分期别,不分干潮拌和在一起到收购站强卖,有的表面折去3斤5斤,但还是讨了巧,赚了钱。还有的良心缺失的棉贩子,竟然将收回的僵瓣棉浸水后再和入白棉中交售,这些现象之所以存在,是因为无人干预,无人指责。至于质监部门,更多的是把对棉花质量管控放在皮棉交易环节,推行公检.而把对棉花质量管理,尤其是控制超水份棉的措施放在源头上,不是更有利于全民质量意识的形成,更有利于节约和利用资源吗?现在,棉花的公检工作并没有全面执行,大多数企业仍然实行净重结算形式,棉花超水收购、加工、经营的危害性*有可能全程影响棉花产业链。
棉花含水超标有着相当大的危害性,在计划经济年代,“天王老爷”的潮棉花也是不收的,因为棉花收购进仓后,往往要堆放一段时间待加工,一旦超水,如果保管条件达不到要求,潮棉会发焐霉变,较高较厚的堆垛甚至会自燃起火。纵然不着火,棉花含水过多而日久不摊晾,会使棉纤维发黄发溃,品质会大大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