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会议上获悉,工信部明年将着力改善消费品、新能源汽车等方面的供给,加快中国制造2025“1+X”体系方案的落地;抓紧制定产业重组、处置“僵尸”
多项行动着力改善供给
提升供给质量和效率是工信部提出的明年工作重点中的**项。在工信部部长苗圩看来,以供给的创新带动消费的增长,以扩大需求拉动供给的升级是中国经济必然的选择。
苗圩介绍,工信部日前开展一项关于境外消费回流的调研,结果显示,促进境外消费的回流*根本的措施就是增加有效供给,在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上花大力气。“所以必须要以新要素、新技术、新模式创造新
工信部为此确定将在明年开展改善消费品供给专项行动,促进轻工、纺织、食品、医药、智能硬件等产业创新发展。同时,开展质量品牌提升行动,以食品、工业消费品为重点,推广质量标杆经验;组织共性技术攻关,建设一批产品质量控制和技术评价的实验室。
增加绿色供给是一个重点:
此外,工信部还将启动农业机械装备、船舶配套自主化、重大应急装备和产品等专项行动,实施第七代超深水钻井平台、船用低速机创新等工程专项,开展光伏储能一体化应用示范,这将进一步增加中国制造业的高端供给。
提升供给效率方面,工信部将实施服务型制造三年行动计划,大力发展工业设计、融资租赁、节能服务、
在工信部办公厅副主任陶少华看来,供给侧改革是此次工信工作会议的一个重要关键词,“‘三去一降一补’这些供给方面的措施贯穿会议的始终,而出台《中国制造2025》本身就是推动供给改革的*有力的一步。”
为推进“中国制造2025”工信部正在制定一个包括五大工程实施方案、四大专项规划和两个行动计划在内的11项文件支撑体系。
苗圩24日透露,这11个文件中,五大工程实施方案有望在本月26日进行审议;其他专项规划和行动计划也正在抓紧编制,并将在明年3月底之前全部发布。
处置“僵尸企业”化解过剩产能
当前中国经济产能过剩问题突出,钢铁、煤炭、水泥、建材等行业产能已达到峰值,产能不减、价格疲软,PPI已连续45个月下跌,化解过剩产能成为当务之急。
其中*迫在眉睫的便是推动产业重组、处置“僵尸企业”。“僵尸企业”是指长期亏损、扭亏无望但难以顺利退出的
工信部表示将抓紧制定实施推动产业重组、处置“僵尸企业”总体方案,协调出台扶持措施。
“对我部而言,一定要注意把处置僵尸企业和
化解产能过剩需要多措并举,工信部表示将通过严格
同时严控新增产能也是必须的。苗圩介绍,国务院2013年已经出台了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但仍有地方违背中央精神,以种种理由暗地里批新增产能的项目,下一步要依法依规严厉查处顶风审批扩能。
苗圩认为,化解过剩产能要根据各行业现状来分业施策。他举例称,“当前钢铁是产能**过剩,有色金属主要是供需失衡和市场无序,建材是**过剩和结构性短板并存,机械、电子、轻工等行业主要是结构性问题:中低端产能过剩,中高端仍存短板,我们将和发改委一起牵头分行业做好各自的三年专项行动计划。”
会议报告也明确表示,工信部明年将制定实施机械、汽车、轻工、纺织、电子、建材等重点行业分业施策专项方案,支持困难行业加快去产能、去库存、降成本,实现产品升级、转型转产、扭亏增盈。
实际上,刚刚结束的中央
苗圩强调,压缩产能也好、处置僵尸企业也好,主要是以地方为主来提出方案的。他透露,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前的*后一刻,总理将工业企业结构调整方面的专项资金加上了“奖补”两字。“主要目的就是提醒我们和发改委,**不能再做成项目的审批,**不能让地方‘跑部钱进’。过去通常是中央的
苗圩认为,化解过剩产能的方案要重点解决好“人往哪里去”、“钱从哪里来”这两个问题。他要求各地经信委发挥更好作用,勇于担当,主动为省政府提出方案。
更多内容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