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以来,ICE期货实现“六连阴”,主力合约从71.79美分/磅下滑至68.08美分/磅,下跌3.71美分/磅,距离前期低点66.76美分/磅仅一步之遥。对于本轮ICE未能触及9月下旬高点72.36美分/磅即掉头下行的原因,一些机构和外商归纳如下三点:
一、棉花基本面压力上升。随美国各主产棉区天气利于收割,USDA再次调高2016/17年度美棉产量的预期较强;印度和巴基斯坦天气改善,CAI预测2016/17年度印度棉产量将达到596.7万吨,大幅高于USDA、ICAC等机构数据,印度国内S-6、J34、MCU5出厂价持续下跌;二、大宗商品10月中旬前的上涨透支了企业的消化能力。国庆节后,大宗商品涨势过快、过猛、超预期(主要受政策干预或刺激下的反弹,整体很难脱离“熊市”),而经济复苏阶段不持续、不稳定、需求没有有效激发起来,商品的大涨起到“拔苗助长”的作用;三、近期美元指数持续攀升,也增加了包括棉花在内大宗农产品的反弹阻力,一些外商认为,美联储12月份加息的强烈预期像“阴霾”一样时时刻刻压制贸易商、多头的入市情绪。
近日一些棉花贸易企业认为,随ICE主力合约回到67-68美分/磅附近,技术面来看,下跌已近尾声,盘面将迎来企稳反弹,**目标是70美分/磅,因此建议棉纺织厂、中间商可考虑“逢低订货”。笔者判断ICE尚未到筑底阶段,主力合约有望落至66美分/磅以下。买家还需观察,在2016年棉花进口配额已所剩不多的情况下,谨慎下单,原因总结如下:
一、国内外棉花的价差全面缩小。据调查,10月下旬以来北疆“3128”机采棉的毛重售价已降至152 0173 3840元/吨(双29、双30报价15500元/吨以上),较10月上中旬大幅下调近1000元/吨;而10月25、26日美棉C/A SM、SM级乌棉、SM级澳棉1%关税清关后的报价分别为14000元/吨、14550元/吨、14350元/吨(11/12月船期,不计配额转让价格),国内外棉花的差价从10月中旬前的2000-2500元/吨下跌至1000-1500元/吨,新疆棉的竞争力大幅增强;另外,10月下旬印度S-6的提货价降至73.20-73.50美分/磅,与美棉的差价逐渐回归正常,巴基斯坦、越南、孟加拉国等买家的关注点向印度棉转移,询价、成交增多。
二、外围市场或继续不给力。在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与非OPEC产油国商讨减产协议之际,伊拉克不仅仅要求限产协议的豁免权,甚至还有意进一步增加原油产量,如11月份OPEC维也纳峰会无法达成减产协议或协议推迟,那么油价会重返45美元关口;另外10月28日美国将公布第三季度实际GDP年化季率初值,业内预计增长2%左右,高于上半年增速。2016年总体而言,经济增速甚至可能不及2%,主要是受制造业萎缩、企业业务支出、投资缓慢以及零售业低迷的拖累,因此经济数据及外围商品整体疲软将制约ICE的走势。
三、澳棉对美棉的冲击加大。从近日报价来看,10/11月船期SM 1-5/32〞澳棉的报价84-84.2美分/磅(CNF报价),而11/12月船期C/A SM的报价为82-82.20美分/磅,二者间的差价逐渐缩小至2美分/磅(2013-2015年澳棉、美棉的差价普遍在5-9美分/磅);某澳大利亚棉商表示,2016年以来越南、印尼、巴基斯坦、印度等地询价、订货的纱厂和贸易商数量不断上升(以M、SLM为主),而中国买家对高等级澳棉的需求则非常稳定(主要是SM、GM级)。据海关统计,2014、2015年我国分别进口澳棉49.57万吨、25.18万吨,均占澳棉产量50%以上,占当年我国累计进口量的20.3%、17.1%。近日,澳大利亚农业资源经济局发布报告,2016/17年度澳棉产量可达87.5万吨,较2015/16年度增产50%。
更多内容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