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新疆年纺纱量约占全国13%
棉纺行业是我国*早向市场开放的行业之一。随着我国棉花主产区的变迁、产能过剩同质化竞争的洗礼和劳动力成本上升后的产业转移,棉纺织行业几经沉浮,目前形成了传统山东、河南、江苏三大棉纺行业聚集省份和新兴的新疆自治区棉纺产业基地。
按我国年产650万吨纯棉纱产量计算,前三大主产省份占比分别为山东25%、河南18%和江苏17%。近年,由于国家产业扶持政策,产能逐渐向我国棉花主产区新疆转移,目前新疆年纺纱量在80万—100万吨,约占全国产量13%。
内陆三省基本情况
山东作为我国传统棉花种植大省,尽管棉花产量从2008/2009年度占比35%下降到2016/2017年度的13%,但目前仍然是国内*大的生产省份。山东棉纱年产量占全国25%左右,约152 0173 3840万吨。山东省内主要棉纱生产地区包括潍坊、滨州、德州、菏泽。10万锭以下的中小工厂以生产传统40支以下普梳为主,10万锭以上大厂以生产高品质精梳高支为主。山东棉纺行业整体向混纺转型,增加新型纱线占比。
潍坊地区的昌邑和高密以5万锭以下小厂为主,产品较为多样化。该地终端客户为蜡染布和家纺毛巾的企业,纱线多自产自用,以纯棉32支以下产品为主。家纺床品生产厂家则以当地60—80支纯棉纱线为主要原料。德州夏津以生产40支以下棉纱为主,产能约200万纱锭。菏泽郓城棉纺织企业规模多在2万—5万锭之间。产品以纯棉中低支纱为主,平均纱支数为32—40支。产品主要销往江、浙、沪、闽等地区,基本无出口业务。
河南省为我国第二大棉纱生产省,企业主要集中在南阳、商丘、焦作、舞钢、新乡等地。郑商所指定的棉纱交割库河南占16家,占比46%。河南与山东情况类似,产能10万锭以上纱厂主要产品为精梳32和精梳40。产能5万锭左右的小纱厂以生产纯棉普梳32及以下为主。河南企业今后发展以升级改造精密纺为主。
江苏省棉纺企业转型升级较早,以生产32支以上的精梳和混纺纱中高档纱为主。江苏省棉纱主要生产地集中在南通、无锡、盐城、苏州、张家港。产品精细化使得江苏省在我国棉纱行业产量占比有一定萎缩,但产品利润明显高于其他省份。
新疆成为新兴棉纺中心
近几年,内地纺企纷纷到新疆投资建厂。截至2017年6月,新疆棉纺织产能达到1360万锭。新疆形成了石河子、库尔勒、阿克苏、奎屯等几大棉纺产业聚集区。疆产棉花质量和产量均高于内地产棉花,根据监测系统预计2017/2018年度新疆棉花产量440万吨,占全国产能近80%。在疆纺企根据产地优势,发展出以纯棉纱和粘胶纱为主的产品结构,纱支以中高档常规纱、气流纺为主。预计2017年新疆地区棉花需求在100万吨以上,棉纱产量在80万吨以上。2018—2020年,新疆棉纺产能将达到1800万纱锭(含气流纺),棉花就地转化率保持在26%左右。
新疆建设兵团已经形成了以北疆八师石河子市、南疆一师阿拉尔市为核心的两大纺织产业集群。北疆区域纺锭规模占比80%,其中石河子为西北地区规模*大、装备水平*高的棉纺织城市。产品种类包括40支、50支、60支棉纱,毛巾、纺织布及尼龙等。棉纺已经开工规模200多万锭,印染、家纺服装等下游产业也较快发展。南疆区域纺锭规模占比20%,其中阿拉尔棉纺织规模占兵团规模的2%。
巴州纺织工业发展迅速,目前进入巴州经开区纺织服装城的纺织服装企业34家,较去年的18家增长88.89%。纺织服装城合计达产产能330万纱锭,在建产能450万纱锭。2016年棉花需求量18万吨,预计2017年为22万吨。
更多内容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