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中国国际时装周行程过半,天天都刷新着人们对中国时尚行业的认知。
与之前的任何一年相比,如今的设计师更加深谙时装周对个人和品牌的宣传作用;而拜越来越多的各地、各类时装周所赐,设计师们对媒体的需求也愈加了如指掌,越来越注意去运作出各种“新闻点”来抢头条——于是,我们看到了当下*热门的VR技术的介入,看到了资本运作平台的进驻,看到了各种新型媒介传播方式的比拼,各类的跨界,*重要的还有,一些设计师博取眼球的设计以及展示方式,诸如此类。
这是一种进步抑或是一种悲哀呢?
不由想起在本届时装周开始之初,某年轻设计师在聊天时表示,他将“用男模穿上女装走秀”,因为他觉得这会是一个点,至少是媒体感兴趣的点。说实话,他的设计将实穿性和艺术性结合得并不差,拿出来也算是可圈可点的,只是,“时装周上又有多少媒体会在乎这些?无非都是想要一些爆点、新闻点去提升一下网站的KPI罢了……”,用这种方式来博取眼球,也是一种无奈之举。
如果我们把设计师的这种行为理解为“曲线救国”,是为了达到*终销售目的的一种途径,那么,那些特意在设计上制造话题的设计师的行为就很让人费解了——只能看不能穿,以及看上去就穿得不舒服的衣服,谁还会为此买单?
所有不考虑消费者的设计都是耍流氓!
在这个商业时代,所有不能被认可产生价值的东西,都会被快速淘汰。而什么是“价值”?答案也很简单,就是消费者的选择。这也是为什么同样主题的画,艺术家柴春芽的画作能卖500万而农妇的画只能卖200块的原因——柴春芽在国际上公认的价值以及能够在国际艺术品市场上流通,这是会画画的农妇遥不可及的。
当然,也有人在说“实穿是很重要,但如果只是实穿那时装周的秀场还有什么好看的?”这本身就是谬论:谁说实穿不能好看?又是谁说好看的不实穿?如果一个设计师连吸引消费者的能力都没有,设计的衣服都卖不出去,何以谈去做秀、去宣传品牌去做大品牌!只有以消费者为本,好好做设计,才是品牌发展的根本!
其实,回过头来看,那些我们觉得新鲜的东西也不是特别的新鲜,因为在国外时装周上已经玩过了,而国外时装周*具标志性和争议性的以Burberry为代表的品牌提出的“T台所见第二天能买”,如果在我们时装周有品牌能在下一季发布上实现的话,那才是真正的和世界时尚接轨了——这看似简单的“T台所见第二天能买”*考验的正是对消费者喜好的了解和判断啊!
更多内容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