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逢服装换季期,商场里的
10月中旬正是服装换季期,市场上各品牌在推出新品上新之时,却还开展了“新品折扣”活动。周末,中国商报记者在走访中发现,班尼路、broadcast:播、ONLY等品牌均开始对秋冬装新品进行打折。
为什么这些品牌新品上市就会打折?“看似是促销让利,实质是产品盲目定价,企图通过小诱惑来引诱消费者。”上海良栖品牌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程伟雄表示。
在
对此,中投顾问轻工业研究员朱庆骅表示认可。据他分析,当前中国很多
服装上新打折与
按照赵萍的分析,需求不旺-销售端打折-品牌商提高定价,这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当然这是在服装品牌采取代理加盟制的前提下。在北京市海淀区某购物中心,消费者张女士向中国商报记者表示,“虽然在打折,但是一个外套还是动辄上千元,感觉越来越买不起衣服了。”
确实,今年以来我国服装消费的价格涨幅较大。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数据显示,1-9月衣着类平均累计涨幅为2.9%,其中服装、鞋以及衣着加工服务费分别涨幅为2.9%、3.0%、5.5%,远远高于CPI的平均涨幅1.4%。
在程伟雄看来,很多本土
事实确实如此,商场、
其实,与国外相比,我国的服装产品价格高的问题由来已久。此前,曾有机构对中美两国的50个服装品牌500件商品进行对比,发现中国出售的服装价格比美国平均贵70%左右。据中国商报记者了解,以服装消费必备的普通牛仔裤为例,国内品牌牛仔裤的价格普遍在200元以上,而美国普通牛仔裤的价格折合人民币只有六七十元。
中国商报记者在调查后发现,
对此,苏州精衣舍服饰有限公司执行董事陈坤表示,
如他所说,由于设计以及手工等没有数字化的衡量指标,所以单纯以制造成本衡量并不科学。但他也承认,市场上性价比不匹配的产品确实存在,价格虚高的情况时有发生。
中国服装协会专职副会长王茁向中国商报记者表示,服装行业不是一个暴利行业,全行业平均利润率在5%,虽然高的纯利能达到8%、12%甚至20%,但是也有大量的企业并不挣钱。
15%-20%的原材料和劳动力生产成本,以及5%的净利润率,两方均在“喊冤”,那么服装产业链的利润究竟被谁吃掉了?为什么成本几十元的服装可以标到上百甚至上千?为什么作为纺织制造大国,我国的服装产品价格明显高于欧美等国家?
对于中国商报记者的这一疑问,王茁表示,这与本土
有一位服装行业观察者向中国商报记者表示,虽然单纯的生产成本不高,但是一件服装在从生产到流通,再到消费者手中的这一过程中衍生出多达20、30项甚至更多的成本,这些成本都需要由消费者埋单。
以一件售价1000元的
朱庆骅向中国商报记者分析称,其实我国服装的出厂价格不高,主要是在流通环节推高了价格。**,我国服装店租金成本较高,近年租金成本在以10%左右的速度提升,并且人力成本也在不断攀升;其次,我国服装品牌普遍采用代理制,而每经过一层代理,服装价格就会出现一定幅度上升;*后,我国商场提点较高,一般商场的提点在15%-20%之间。
赵萍对此表示赞同。她认为,实体店即便是打折后的价格,与网上价格相比仍然偏高。因为它们流通成本太高,推升了产品售价。而“流通成本太高”主要指的是流通环节比较多,她进一步表示:“大多数百货商店都是采取代理制,由比较末端的代理商入驻,而在末端代理商之前已经有很多流通环节,每个环节都在不停地加价。成本比较高,利润加成的次数也比较多,所以推高了*终零售价。”
确实,如果不谈地租以及商场租金,单纯从服装代理制上看,层层代理导致的环节增多,也在很大程度上推高了服装销售价格。“中国大部分品牌采用的是加盟模式,渠道层级及店铺多元导致渠道成本高企,”程伟雄告诉中国商报记者。
同时,这也缩减了企业的
不过,扩大直营比重、缩减流通环节,并不一定会使产品定价降低。朱庆骅分析称,现在各服装品牌均在缩减流通环节、扩大直营比重,从长远看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
他补充道,扩大直营比重的同时也会提高公司的运营成本,因为租金、人力成本会转嫁到公司上,公司为了维持其盈利空间,降价的意愿或许不大。如他所说,近年来店铺租金成本在以10%左右的速度提升,并且人力成本也在不断攀升。
另外,进行产品直营的同时,需要面临更大的库存压力,而库存往往是企业对产品进行定价时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上述行业观察人士表示,就品牌商来说,
在消费者对传统
我国经济增速放缓,各行各业均在淘汰,
如何在这轮漩涡中生存下来?陈坤认为,未来有两种品牌死不掉,其中之一就是追求性价比,不过,所谓性价比并不只是便宜、低端,而是产品自身价值跟价格匹配、合理。
王茁也表示,确实本土品牌跟国外
对于如何做到性价比,陈坤认为,可以是上游的集约化生产,可以降低运营成本,缩减环节费用,让利消费者。王茁则提到了大批量,他说:“实现大批量定制、大批量
据中国商报记者了解,与行业中很多品牌所采取的加盟模式不同,海澜之家所采取的是麦当劳式的特许经营方式,即对加盟商门店进行严格统一的标准化管理,实现从生产到销售,整个流程统一管理,减少中间环节、降低成本。半年报数据显示,2015年上半年海澜之家的销售净利率仍然维持平稳,在21%左右,甚至毛利率还提升了1.2个百分点至41.4%。
海澜之家的成功让行业中很多人看到了追求产品性价比这一途径的可行性,并引起了众多企业的效仿。不过,在王茁看来,所谓性价比,不是单纯地让
当然,在追求性价比之外,还有其他适应消费者需求的模式,毕竟中国是一个需求多元化的市场。王茁认为,未来消费者的需求会更加个性化,所以未来行业中除了海澜之家、
在成本、利润构成上,王茁分析道,**种(追求性价比的)可能赚的是工业
更多内容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