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逢夏秋转换的时候,无论是在古代还是现代,女人在换季时总想着为自己添置几件新
两千年之后,豹首纹再现苏州城
位于木渎镇的苏州锦达
今年年初,在与社科院一位专家交谈时,对方的一句话提醒了李笑苏:“豹首纹是很美、并具有历史底蕴的图案,你们为什么不把它复原?”把两千多年前的图案重新印在现代的面料上,这也许真的能够成为又**行趋势。做事果断的李笑苏当即邀请文史专家提供了豹首纹的图片,并请来专业人员商量为它特制一块花板。“毕竟是时隔两千年的画型,构图、轮廓比例等方面与现代常见图案完全不同,再加上这个图案以前是印在织锦上,这次却是尝试印在罗上,纹理完全不同。”李笑苏向记者解释,罗的制造工艺特殊之处在于有绞口,而且通常都是固定的
通过长达三个月的不断尝试、修改,时隔两千多年后,豹首纹终于重新被印在了布料上。作为首次尝试,李笑苏制作了一批豹首纹罗巾,甫一推出便受到女顾客的欢迎。“这种图案不俗气,很有个性。”李笑苏在采访中提到欧美一些大品牌的围巾图案:“与其去模仿它们的设计,为什么不从我们自己的老祖宗那里获得灵感呢?”
“有故事的面料”受到现代白领青睐
豹首纹受欢迎的程度却是李笑苏始料未及的。几天前,一位市区的女白领按照网上搜到的地址找到了工厂,原来,看到朋友佩戴的豹首纹围巾如此别致,她想买一块布料制作裙子。“我喜欢请裁缝量体裁衣,自己做衣服的话,布料很重要,难得能找到这样具有历史厚重感的料。”
“她相中豹首纹的罗,不是因为这图案本身,而因为这是一块有故事的面料。”李笑苏表示她很能理解这位顾客的心情。在纺织领域做了几十年,从*初的普通织造工人到如今公司管理者,李笑苏在持续关注织造技艺本身的同时,也在潜心研究着罗的历史。采访中,“夜市卖菱藕,春船载绮罗”这样的诗句会时不时从她口中蹦出,在她的写字台上,放着本看了一半的《织色入史笺》,详细讲述了各种颜色背后的历史文化,仅“红色”,就有绛、赤、朱、丹、红等不同细分种类,这样的专业书充斥着李笑苏的办公室。
不断提高织造技术、挖掘罗的历史内涵,她希望用这种方式等待罗的“回归”,会有更多的人爱上这种“有故事的面料”。据介绍,罗在苏州的历史非常悠久,152 0173 3840年,苏州吴县唯亭草鞋山,出土了三块已经炭化的纬起
大约从2013年起,李笑苏欣喜地发现,主动前来寻找罗的客人越来越多。“似乎苏州有一部分群体又喜欢上手工制衣、尤其是旗袍。*初她们选择丝绸,但丝绸毕竟透气性不足、欠缺舒适度,麻又太过厚重,几经比较,她们发现了罗的好处。”李笑苏常向客人推荐十全街上的两家老裁缝,她自己日常、正式场合所穿的也大多是罗衣,“希望能够改变大家对于衣服面料的态度,罗,也是属于普通老百姓的。”近两年主动寻找优质布料、请老裁缝量体裁衣的市民越来越多,李笑苏说,这也许会成为罗在国内重生的一个契机。
罗何时能在寻常百姓家中发扬光大?
无论是花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恢复“豹首纹”,还是积*宣传罗衣的美,李笑苏的目的只有一个:让罗被更多国人接受。开织造厂已经整整二十年,始终有一件事让她心存不甘:“我们公司的面料至今都以出口日本为主,是做和服的
在抓生产、保证企业生存的同时,近年来,李笑苏把大量时间用于一些“不赚钱的小事”上,她带领工人研发了许多贴近生活的小物件。在《红楼梦》一书中,贾母为林黛玉换纱窗时提到过“软烟罗”:“那个软烟罗只有四样颜色:一样雨过天青,一样秋香色,一样松绿的,一样就是银红的。”看过书的人往往都会好奇这到底是怎样一种稀罕物,细心的李笑苏利用这一典故,制作了《贾母设色》系列书签,每张书签就对应着上述一种颜色的罗,精巧的设计让人印象深刻。
夏天渐行渐远,而淡出我们视线的不仅仅是夏天。年近80的苏州民间美食家韩老先生,经常跟记者说起苏州人夏天要吃的时令佳品。他记起,讲究生活品质的苏州人,夏天不仅讲究吃,还讲究穿。盛夏时节,穿什么?穿罗衣*好。
绫罗绸缎,自古就是富贵奢华的代表,又以罗为*。罗衣质地轻薄、
更多内容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