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化纤化纤行业依赖出口促发展

百检网 2021-12-16

   近年来,马来西亚纺织行业发展很快,2014年其纺织及成衣出口额达31亿美元。纺织及成衣出口额占马来西亚制造业总出口额的2%,位居第11位。2012年~2014年,马来西亚纺织品进口额分别为20.57亿美元、16.02亿美元、15.03亿美元,呈逐年下滑态势,年均下滑速度为14.52%;出口额分别为20.71亿美元、18.41亿美元、17.3亿美元,以年均8.6%的速度逐年下滑。
 
  
   从化学原料进出口方面看,马来西亚的PTA及MEG可以自给自足。2012年~2014年,马来西亚PTA进口量逐年递减,分别为9.7万公吨、6万公吨、6.5万公吨(较2012年下降32.99%);PTA出口量也逐年递减,分别为13.6万公吨、13.8万公吨、8.5万公吨(较2012年下降37.5%)。同期,马来西亚MEG出口量逐年递增,分别为2.1万公吨、3.1万公吨、3.7万公吨(较2012年增长76.19%);MEG进口量分别为1.3万公吨、1.3万公吨、1.7万公吨(较2012年增长30.78%)。
 
  
   从化纤产能及产量方面看,2012年~2014年,马来西亚化纤产能开工率相对稳定,约为83%~86%;化纤总产量微幅减少,分别为52万公吨、51.4万公吨、50.2万公吨。其中,聚酯丝产量分别为38.4万公吨、38.3万公吨、37.4万公吨;聚酯棉产量相对稳定,在9.9万公吨~10.1万公吨区间徘徊;聚胺丝产量逐年减少,分别为3.5万公吨、3.1万公吨、3万公吨。
 
  
   从化纤产品进出口方面看,2012年~2014年,马来西亚化纤总进口量呈逐年递增态势,分别为3.9万公吨、4.3万公吨、4.8万公吨(较2012年增长23.08%)。其中,聚酯丝进口量分别为1.5万公吨、1.8万公吨、2.2万公吨;聚酯棉进口量分别为2.0万公吨、2.2万公吨、2.3万公吨;聚胺丝进口量维持0.3万公吨不变。总体来看,马来西亚聚酯棉进口量约占其化纤产品总进口量的51%。马来西亚化纤产品的主要进口国家和地区是中国大陆,其次分别为中国台湾、泰国、韩国、印度尼西亚。从中国大陆进口的化纤量约占马来西亚化纤进口总量的39%。2012年~2014年,马来西亚从中国大陆进口的化纤量呈逐年递增态势,分别为1.5万公吨、1.6万公吨、1.9万公吨(较2012年增长26.67%)。
 
  
   2012年~2014年,马来西亚化纤总出口量呈振荡增长态势,分别为36.7万公吨、36.2万公吨、39万公吨(较2012年增长6.26%),其化纤产品主要出口到美国、日本、土耳其等国家。内销量逐年递减,分别为19.5万公吨、19.1万公吨、16万公吨(较2012年下降17.95%)。造成这种情况的因素是由于马来西亚纺织主要产业的产能缩减。
 
  
   目前,马来西亚化纤产业主要面临三大挑战:一是由于化纤产能开工率不足及市场状况不稳定,化纤产业长期产能过剩;二是由于市场的不景气造成市场竞争激烈,导致产品廉价销售,在利润低的同时,还易引发贸易摩擦;三是上游原料价格变化波动大,造成产业营运的不确定性及风险的提高。
 
  
   从目前情况看,马来西亚化纤、纺织及成衣的国内市场小,须依赖出口以促进发展。因生产差异化产品及附加值提升,才使得行业得以维持其竞争力。马来西亚各企业应该有效地采取一些策略来应对挑战,包括通过结合其他相关行业以扩大产品多样化、向生产成本较低国家转移、善用自由贸易协议的优势促进贸易发展等。

    更多内容请关注中国百检网(www.baijiantest.com)

百检能给您带来哪些改变?

1、检测行业全覆盖,满足不同的检测;

2、实验室全覆盖,就近分配本地化检测;

3、工程师一对一服务,让检测更精准;

4、免费初检,初检不收取检测费用;

5、自助下单 快递免费上门取样;

6、周期短,费用低,服务周到;

7、拥有CMA、CNAS、CAL等权威资质;

8、检测报告权威有效、中国通用;

客户案例展示

  • 上海朗波王服饰有限公司
  • 浙江圣达生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天津市长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上海纽特丝纺织品有限公司
  • 无锡露米娅纺织有限公司
  • 东方电气风电(凉山)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