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关总署关于进出口预包装食品标签监督管理的新政,将于今年10月1日起正式实施,其中取消首次进口预包装食品的标签备案,标志着进口预包装食品标签检验监管模式将迎来巨大变化。
强化事前事后监管
此次变化用一句话概括为:由原来的备案制转变为抽查制,并强化了事前事后监管。
新规提出,取消首次进口预包装食品标签备案。进口预包装食品标签作为食品检验项目之一,由海关依照食品安全和进出口商品检验相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检验。
取消备案不等于取消监管,预包装食品在进口过程中还是会被海关部门抽中现场查验或实验室送检。一旦被抽中,除标签样张以外,企业还需提供以下证明材料:
当进口预包装食品标签中强调某一内容,如获奖、获证、法定产区、地理标识及其他内容的,或者强调含有特殊成分的,应提供相应证明材料;标注营养成分含量的,应提供符合性证明材料;标签中有转基因声称的,如声称“非转基因”的,提供检测报告;声称是转基因的,提供农业部《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标签中声称是有机食品的,提供有机产品认证证书。
海关收到有关部门通报、消费者举报进口预包装食品标签涉嫌违反有关规定的,应当进行核实,一经确认,依法进行处置。
标签检验监管新规仅针对以一般贸易方式进口的预包装食品,入境展示、样品、免税经营(离岛免税除外)、使领馆自用、旅客携带以及通过邮寄、快件、跨境电子商务等形式入境的预包装食品标签监管,按有关规定执行。
深化“放管服”改革要求
《关于调整进出口食品、化妆品标签审核制度的公告》(原质检总局2006年第44号公告)、《关于运行进口预包装食品标签管理系统的公告》(原质检总局2011年第59号公告)、《关于实施〈进出口预包装食品标签检验监督管理规定〉的公告》(原质检总局2012年第27号公告)自2019年10月1日起废止,此前已备案的进口预包装食品标签信息同时作废。
预包装食品标签检验监管新模式的实施,是为了贯彻落实国务院深化“放管服”改革要求,将大大简化预包装食品进口手续,减轻企业负担,进一步提高口岸通关效率。
进口商应当尽快转变观念,落实主体责任,建立境外出口商、境外生产企业审核制度,重点对进口食品是否合规开展自主审核。从正规渠道进口的预包装食品,应有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及国家标准的中文标签,消费者可以通过向经营者索要《入境货物检验检疫证明》来分辨产品真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