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首届桑蚕经济论坛在北京举行。此次论坛的举办,旨在推动桑饲料产业发展,促进生猪生产恢复,扩大新型消费,推动消费回升,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满足人民对优质放心畜禽产品的需求。此次论坛由中国丝绸桑蚕品牌集群、中国饲料工业协会、中国优质农产品开发服务协会共同主办。
工信部副部长王江平,江西省委原书记舒惠国,中国农业科学院原党组书记、国家食物与营养咨询委员会主任陈萌山,原农业部党组成员、中国丝绸桑蚕品牌集群主席朱保成,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局长杨振海,农业农村部总畜牧师马有祥,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丝绸桑蚕品牌集群名誉主席向仲怀等与会领导及专家参会。论坛主要内容包括:饲料桑产业现状、需求及发展趋势研究;饲料桑品种选育、栽培、收获及加工研究;桑蚕资源营养价值与生物利用率评定研究;桑蚕资源功能与特色畜禽产品开发研究;桑蚕资源饲料加工及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研究等。
桑饲料有助畜牧业提质增效
稳定生猪生产,关键是必须有充足的蛋白质饲料供给。朱保成表示,去年以来我国生猪生产出现较大波动,价格上涨幅度较大,影响了人民群众生活。由此,国务院出台加大对生猪生产饲料供应力度的政策。生猪产能逐步恢复,市场供应逐步稳定,但情况依然严峻。“我国畜牧业的快速发展,使畜牧饲料来源从粮食副产品到蛋白质饲料为主。但我国蛋白质饲料短缺,要解决生猪生产供应问题,需要解决蛋白质饲料供应问题。桑蚕的资源化利用为蛋白质饲料开辟了重要渠道。”朱保成说。
杨振海也表示,当前,国内优质蛋白饲料严重短缺。我国每年进口大豆超过8000万吨,鱼粉近152 0173 3840万吨,苜蓿等优质牧草近200万吨,进口依存度分别超过80%、70%和40%。“如果能有效解决饲料资源的约束,生猪生产可持续的问题就能迎刃而解。”当前,我国桑园面积有1200多万亩,桑叶产量4000多万吨,每年可提供蛋白质近200万吨,可替代400万吨豆粕,发展潜力和空间巨大。我国饲料中蛋白原料用量占比约30%,但利用效率一直不高。“使用桑叶蛋白和氨基酸平衡技术可降低传统蛋白原料的用量,这也相当于增加猪肉供给。”
据了解,与优良饲料苜蓿相比,桑叶粉的蛋白质含量比苜蓿粉高10%以上,碳水化合物含量高30%以上,粗纤维低于50%,粗脂肪低于10%。此外,桑叶还富含维生素、矿物质等。“桑饲料被畜牧专家认定为潜在的优质饲料。”陈萌山说。
向仲怀表示,桑叶的单位蛋白质产量远远高于大豆、玉米,桑树被誉为“蛋白质工厂”。桑蚕资源不仅可用于畜牧养殖的蛋白质资源,还具有增进畜群体质健康、提高产品品质、风味的作用。桑蚕作为畜牧蛋白质资源比单纯的养蚕更重要,有望成为我国农业中*需要的蛋白质来源。据专家测定,一公顷的桑园可产植物蛋白2500公斤,是大豆的3.6倍,用桑饲料代替部分精饲料养牛、养猪,可提高屠宰率3%—4%,蛋鸡产蛋高峰时间可以增加20%—30%的产量。
向仲怀表示,桑作为一种可以在世界各地利用的特殊饲料,其可消化营养成分含量比大多数传统饲料高。其次,桑可作为补充剂代替奶牛饲料里的浓缩物,可作为绵羊山羊的主要饲料,亦可作为单胃动物的饲料原料。值得注意的是,桑的特殊性在于蛋白质含量高,可以替代豆粕。“如果将豆粕在饲料中的比重从现在的30%降低到27%,可减少豆粕用量1100万吨,折合大豆1400万吨,缓解进口大豆的压力。”向仲怀说。
当前,一批从事桑饲料生产的企业成长壮大。这对于解决桑树蛋白质资源化利用和摆脱高度依赖豆粕进口风险,进而促进畜牧业稳定发展,满足居民不同层次消费需求,保障粮食安全以及重要副食品都用重要作用。
桑蚕产品串联起千亿产业
2010年以来,国家以桑蚕产业技术体系为指导,开始了新型桑蚕产业技术体系的构建与推广,提出了“立桑为本、多元发展”的理念和生态型、多元化、高效性可持续的发展方向。在此期间,在桑蚕传统产业基础上涌现了一批生态桑、饲料桑、果桑、茶桑等新业态,这也是桑饲料产业形成和发展的学科背景。向仲怀表示,相关研究成果为桑饲料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把桑饲料推向更新层次。当前桑饲料的研发,无论从桑蚕科学技术还是从畜禽饲料的产业化推进来看,都还有一系列的新问题需要研究。只有产学研、桑蚕畜牧跨界联合,协同创新,才能推动桑饲料更进一步的发展。
向仲怀表示,功能活性物质丰富,可以在健康养殖和抗生素替代中发挥独特作用。这也应是桑饲料发展定位的依据和研究重点。当前桑饲料已经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特别需要桑蚕界、畜牧界、企业界共同努力,明确分工,协同创新。蚕桑界重点应集中相应的桑品种和栽培方面的创新。
杨振海表示,增加蛋白饲料供给,关键是开源节流,用足用好地方饲料资源。我们国家每年生产畜产品1.4—1.5亿吨,需要饲料约3.5亿吨,其中蛋白饲料近1亿吨,依靠国内资源满足养殖业需求的压力很大。从开源角度看,我国传统养殖大量食用桑叶等植物饲料,但随着养殖业向规模化标准化发展,玉米豆粕畜饲料配方占据主导,这些植物资源逐渐被放弃,造成*大的浪费。
新时代,桑蚕产业承担了新的历史使命。马有祥表示,桑蚕产品串联起了超千亿的大产业,为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繁荣农村经济、助力脱贫攻坚和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做出了重要贡献。他建议,新时期,桑蚕产业发展要抓住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和农业结构调整的契机,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利用传统元素和新发展理念,与现代制造业和服务业更好地联合起来,将纺织、保健、饲用等功能挖掘出来,走多元化发展道路。马有祥说:“桑蚕产业事关800万农户,稳定桑蚕产业发展至关重要。”
杨振海建议,促进桑饲料发展关键是抓好创新研发。由于桑饲料还存在营养价值参数积累较少,加工处理技术工艺不完善,产业化程度不高等问题,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强化科技创新和技术应用。将资源潜力转化为应用优势,加快开展饲料桑的营养价值评定,建立全套完整的营养参数,研发各种抗营养因子,加快完善技术规范。此外,加快试验示范和应用推广,扩大动物适用范围,引导带动更多的养殖户科学利用,让更多的饲料生产企业和养殖户,用好饲料桑,让桑蚕这个传统产业焕发出新的活力,为畜产品稳产保供和农民增收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