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商务网讯 2月15日,21世纪经济研究院联合京东发布《“吃出来的中国年”——生鲜年货电商消费趋势报告》,以春节生鲜电商消费为样本,洞察生鲜电商行业发展新趋势。
有数据显示,全国4000多家生鲜电商企业中,只有1%实现盈利,4%持平,88%亏损,剩下7%更是巨额亏损。但是生鲜电商也展现出了强大的发展前景,尤其在春节期间,销量大幅度提高。究竟消费者如何看待在网上购买生鲜产品,又喜欢购买哪些生鲜产品,这份报告一定会告诉你答案。
食品消费支出稳步增长
2016年,无论城镇还是农村居民,用于食品的消费都有较大增长,全国居民食品消费增长7.1%,人均消费支出增长6.8%。
调查显示,超过70%的消费者表示愿意在网上购买生鲜,水果、海鲜水产、冷冻速食、猪牛羊肉、禽肉蛋、蔬菜是用户希望网购的生鲜品类前六位。
在对消费者网购原因的调查中,方便是首要考虑因素。73%的消费者选择网购是因为送货上门、省时省力,65%的消费者是因为不想出门不想排队;另外,品质高、支付方便、挑选方便、种类丰富、线下买不到、价格比线下便宜也是消费者主要考虑因素。
生鲜电商因为运送、冷链成本较高,所以大多选择知名产地出品的中高档生鲜产品,以及从国外进口的生鲜,因此与线下商超的产品结构有较大的区分,很多注重生活品质的消费者往往会在线上购买高档生鲜。
主要类别中,蔬菜是在2017年春节期间同比销售额增长*大的品类,达到了26倍,水果、海鲜水产、猪牛羊肉、禽肉蛋品紧随其后。
消费者消费观念的提升也带来了饮食结构的变化,新鲜健康、低脂高蛋白食材在餐桌上占比逐年增加。鱼类、虾类、牛羊肉占比大幅高于猪肉、禽类、内脏等传统肉食。对比去年,牛羊肉销量占比增长*高,在今年春节肉类消费中占比提升至27%。
经济欠发达省份消费增长更快
网购弥补了欠发达地区线下高品质生鲜市场的不足,在春节饮食上拉近了地域差距。数据显示,内蒙古、青海、甘肃、贵州、新疆等地区在春节期间,生鲜消费环比增长超过北上广。节日期间这里的居民购买了平日里舍不得购买的高品质生鲜,而大量返乡的在外工作者,也通过网购渠道为家人购买了年货。
在总订单量排名中,北京、广东、上海、江苏、天津、河北、浙江、山东、辽宁、湖北位列前十,在客单价排名中,吉林、黑龙江、内蒙古、新疆、甘肃等欠发达地区反倒更高。
春节期间超过24%的用户为远方的亲友送去了生鲜,网购克服距离为消费者把心意送到了远方。其中,北京的异地订单占比*高,接近30%,订单横跨区域*广;上海异地订单主要发往江浙地区。
水产肉类*受欢迎
春节期间,无论东南西北,消费者在购买海鲜水产、猪羊牛肉、新鲜水果上更舍得花钱。作为走亲访友的必备年货,各种生鲜礼盒成为了*受关注的产品,水果礼盒、海鲜礼盒、海参礼盒、阳澄湖大闸蟹礼券成为了搜索关键词前四。
在丰富的商品选择中,不同人群的饮食结构呈现出多元化特点。女性喜爱奶酪黄油、茄果瓜类、叶菜类、鲜菌菇、牛油果等食材与水果;而男性更爱购买海参、羊肉、蟹类、牛肉、鱼肉等肉类海鲜。
从消费结构来看, 80后、90后购买水果占比28%,80后、70后、45岁以上消费者购买水果的占比依次为27%、24%、20%。同时,在品类选择上,90后重视口味和便利性,速冻半成品、水饺馄饨等占比排进前10, 70后、46岁以上消费者购买生鲜品类占比的前10名里,没有速冻、水饺等半成品,说明36岁以上的消费者饮食观念仍比较传统,同时比年轻人偏爱滋补、健康的食品。
在品类选择上,东西南北不同区域对生鲜的偏好也各有不同。以春节期间为例,西部内陆地区偏好沿海的鲜虾,南方非畜牧省份则购买牛肉*多。
进口生鲜销量猛增
随着生鲜电商的逐步发展,进口生鲜品种也越来越多。青海、广东、江西成为了*热衷进口生鲜的三个省份。
春节期间,进口生鲜销量同比增长14倍,热销中国大陆31省份,包括偏僻省份及经济不发达地区。这些从前平常百姓见不到的进口生鲜,如今通过手机就可以在丰富的品类中自由选择。
在*受欢迎的进口生鲜品种中,加拿大的虾类、贝类、鱼类;美国的苹果、橙子、虾类;德国的奶酪黄油、鱼类、猪肉;智利的车厘子、牛油果;南非的梨、柠檬、葡萄;澳大利亚的牛肉、虾类、鱼类;越南的火龙果、芒果、鱼类等成为了消费者*推崇的进口生鲜,生鲜产品遍布全球各地。
数据图表来源:京东大数据、21世纪经济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