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刚刚过去的2008年,在多项宏观经济指标大幅波动的情况下,投资数据从总体上看似乎静如止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全年增长25.5%,比2007年微升0.7个百分点,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6.1%,比2007年微升0.3个百分点,且两者各季度的累计增速波动不大,只有两个多百分点,扣除价格因素之后的实际增速波幅更小,不到1个百分点。那么,这是否可以说投资领域没有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细看分行业数据就会发现,在总体投资增长看似平静的水面下,正孕育着行业投资结构调整的波澜。
市场制约,制造业投资全面降温
正如记者于2008年年初撰文分析的那样,受成本上升、需求减弱、盈利下降等多重因素的影响,2008年制造业投资明显降温,各行业投资均有较大幅度的减速。
首当其冲的是几大出口行业。受出口萎缩影响*大的纺织业,投资增速比2007年大幅滑坡20个百分点,全年仅增长1.3%,逼近零增长。如考虑价格因素,其实际投资增速早已陷入负增长。纺织业的姊妹行业???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投资增速也大幅下降17个百分点至19%,其重要的上游行业???化学纤维制造业,投资增速更下降了28.6个百分点之多,全年仅增长3.2%,实际投资增速也已陷入负增长。包含另一大出口行业???玩具制造业在内的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投资增长减速达30个百分点,从2007年43.5%的高位跌至2008年的13.7%。家具制造业及其相关行业???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投资增速分别下滑了11.8和30.8个百分点。钢铁业投资受2006年陷入负增长的影响近两年呈现恢复性增长,但其加速势头在2008年9月见顶29.2%后发生逆转,至12月累计增速降至23.8%,比*高点下跌了5.4个百分点。
其次是五大装备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和专用设备制造业投资增速分别下降11.1个和21.6个百分点;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投资增速减慢6.7个百分点;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和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投资增速与上年持平。
其它制造业如农副食品加工业、饮料业、橡胶制品业、金属制品业等,投资增长也多呈减速趋势,减幅多在5-15个百分点之间,只有个别行业是加速或持平的。
政策支持,服务业投资全面加速
在制造业投资受国内外因素影响而全面降温的背景下,2008年总体投资依然能够保持平稳增长之势,个中奥妙就在于服务业投资呈全面加速之势,冲抵了全部制造业投资减速4.2个百分点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为抑制经济下滑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2008年,以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为龙头的13个大类服务行业(房地产业除外),投资总额达45659.76亿元,同比增长25.5%,增速比2007年提高8.8个百分点。其中,除教育投资和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及软件业投资增速明显低于20%以外,其它11个大类服务行业投资增速均在20%及以上,且有8个行业的增速超过了各行业平均增速26.1%,这是近年来少有的。而服务业投资的全面加速,多发生在下半年,应该说“政策推动”功不可没,同时说明,保增长措施已在投资领域**见效。
这**表现在交通运输业上。2008年一季度,整个交通运输业投资增速只有3.6%,与往年同期增速相比低20多个百分点。记者当时曾撰文呼吁:交通运输业投资呈“整体失速”之态,应警惕“奥运后经济现象在投资领域的提前反映”,引起媒体热烈反响乃至决策层的关注。随着下半年中央审时度势将宏观调控的重点转向“保增长”,铁路运输业投资**大幅提速:7月份一个月内增资245亿元,增速由上半年的20.4%一下提高到1-7月的35.8%;8-12月又新增投资3000亿元,几乎是前7个月总和的3倍,力度之大****,使全年铁路运输业投资增速大幅拉升到61.2%。在铁路运输业投资大幅加速的带动下,年初呈现负增长的水上运输业和航空运输业投资也大幅回升,至12月累计投资增速分别比3月回升了11个和42个百分点。
其次突出表现在含电信业在内的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上。2008年一季度,这一行业投资增幅仅为2.4%,上半年为5.3%,至三季度也只有6.7%。而进入四季度,在3G牌照即将发放的利好消息刺激下,电信业固定资产投资大幅提速,带动整个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新增投资近千亿元,使全年投资额达到2152 0173 3840亿元,同比增长17.1%,增速比前三季度大幅提升10.4个百分点,比一季度提升14.7个百分点。
此外,2008年国家还明显加大了公共服务方面的投资。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破万亿元,达到12262亿元,同比增长32.2%,增速较2007年提高10个百分点;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投资超千亿元,达到1057亿元,同比增长30.6%,增速较2007年提高17个百分点;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的投资达3411亿元,同比增长23.2%,增速较2007年提高15个百分点。
机不可失,四万亿当发“调结构”之力
自“十一五”规划提出到2010年将服务业增加值占国民经济总量的比重提高3个百分点至43.3%,近年来国家一直大力倡导和鼓励发展服务业,2007年3月又出台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尽快使服务业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是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必由之路”。然而,政策的效果却始终不理想,近3年来服务业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不但没有如期上升,反而有所下降。究其原因,主要是市场导向的作用力与政策意图相悖。在经济连续高增长背景下,市场需求旺盛,制造业获利丰厚,导致投资领域资金追逐的对象很难从制造业转向服务业。特别是外需旺盛掩盖了国内制造业产能过剩的矛盾,使得结构调整的迫切性被削弱。而此番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恰恰为结构调整创造了机遇,使我们充分认识到制造业产能过剩的现实及其对经济发展的负作用,真正把注意力转到加快发展服务业上来。
要看到,2008年服务业投资的全面加速,仅仅是拉开了行业投资结构调整的序幕,服务业各行业的投资增速与制造业相比依然偏低(整体低5个百分点),特别是教育投资增速多年徘徊在10%以下(近3年平均增速为5.8%),与“教育优先发展”的要求*不相称,整个服务业投资占全部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依然在不断下降,结构调整可谓任务艰巨,机不可失。
因此,一定要用好被寄予厚望的4万亿元投资,大力向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等关乎民生的服务业倾斜,抓住机遇推动服务业整体快速发展。
国务院出台“4万亿元”计划时要求,“坚持既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又有利于推动结构调整;既有利于拉动当前经济增长,又有利于增强经济发展后劲;既有效扩大投资,又积*拉动消费。”就服务业本身的特点来说,它不仅是可以拉动居民消费的终端产业,同时还是能够大量吸纳就业的“高效”产业。因此,大力增加服务业投资,可收“保增长、促消费、调结构、保就业”之多赢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