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用纺织品仍将快速增长科技和绿色是关键词

百检网 2021-12-23

-产业用纺织品企业要成功转型,迈向智能制造,**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实现装备互联、工艺互通、产品互动、消除信息孤岛。
-产业资本通过海外直接投资、并购,对全球范围内的优质原料资源、设计创新资源、品牌资源和市场渠道资源进行垂直延伸和掌控,带动行业整体向产业价值链的高附加值领域渗透。
-技术创新和消费升级是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发展的核心动力,新材料、新装备、信息技术、大数据等科技进步也为行业创新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时候,总有一些行业给人信心。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8年1~11月,我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的工业增加值增速为8.4%,高于制造业平均值,在纺织行业内也处于**水平。
产业用纺织品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应用范围广,市场潜力大,是纺织工业创新提升和结构调整的重要方向。为探讨新形势下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如何看大势、谋大局、定策略,日前,中国工业报记者专访了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会长李陵申。
科技和绿色是关键词
中国工业报:从产业生态的角度来看,产业用纺织品领域产业门类多,产业要素复杂多样,与其他产业关系密切,如何认识当前我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的产业生态体系特点及其概况?
李陵申:科技和绿色是产业用纺织品行业产业生态体系的两大关键词,科技改变产业,绿色**未来。
随着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装备、技术、工艺的升级换代,纳米、信息、三维成型等技术的交叉融合,纺织功能性材料和多功能复合材料加工技术和应用水平的提高,产业用纺织品的性能水平和对传统产品的替代比例将不断提升,新产品开发将获得持续突破,并将拓展出更多新的应用空间和市场份额。
科技的发展,改变了传统纺织工业的业态,已有一批骨干企业积*践行尝试智能制造,推出新颖工艺理念和生产方式,建成自动化、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等互相结合的新型生产模式,带动了行业生产效率和价值链的提升。未来,智能制造是我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可持续发展、走向高端的可靠保证。
从整体看,产业用纺织品企业实施智能制造的层次有待提高,投资主要集中在全流程的自动化方面,信息化工作主要是运用ERP解决财务、销售、仓库物流等运营环节的问题,生产设备的物联网和信息采集、生产环节的信息化、大数据应用等还比较薄弱。
产业用纺织品企业要成功转型,迈向智能制造,**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实现装备互联、工艺互通、产品互动、消除信息孤岛。对于产业用纺织品智能制造的发展,要从以下三方面开展工作:一是积*开展行业智能制造的培育和转化,在信息化的基础上,加强对行业及相关企业的培育和诊断;二是培养专业化信息服务商,建立行业公共服务平台,带动和**示范行业发展;三是树立行业标杆和试点示范企业,加大应用推广力度,加强各企业之间的参观学习,共享智能制造经验。
“推进绿色制造,发展循环经济”是“十三五”期间产业用纺织品行业的重点任务,行业内企业在各自领域积*响应,做了大量工作:促进行业绿色生产和节能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建立重点领域节能减排和清洁生产标准,推进行业节能减排和清洁生产,重点加快提升纺粘、水刺工艺的加热、烘干、热能回用等环节节能降耗水平,提升后整理工艺废气回收、再利用等水平;提高再生纤维和废旧纺织品在产业用纺织品中的开发与应用,加快和鼓励再生涤纶、丙纶等纤维和废旧纺织品在保温、填充、包装、减震、隔音、农业等方面的应用技术研究与市场推广;加快推进绿色可降解产业用纺织品的应用,提高一次性可降解医卫非织造产品的技术水平和应用比例;推进麻地膜、聚乳酸非织造材料在生态农业、水土保持、环境治理等方面的示范应用和推广。实现再利用纤维及废旧纺织品循环利用量超过300万吨并提高其高值化循环应用比例。
作为产业用纺织品的重点发展方向之一,环保产业用纺织品将围绕大气、水、土壤污染治理三大行动,继续提升空气过滤、水过滤用纺织品性能,扩大生态修复用纺织品应用范围。
另外,绿色纤维认证体系的全面启动和不断完善,将促进绿色纤维在医卫、过滤、环保、安防等产业用纺织品领域获得更多应用,充分发挥绿色纤维的价值,进一步加快产业用纺织品行业走向绿色制造的步伐,推动产业用纺织品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兼顾发展质量与速度
中国工业报: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发展将呈现什么样的变化趋势?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将如何引导行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李陵申:总体来看,我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已走上战略发展的快车道。从早期多用于国防军工产品,到如今逐步成为国家战略新兴产业组成部分和横跨诸多领域的多元化高新技术产业。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对医疗卫生、结构增强、安全防护等高端产业用纺织品领域的需求,以及中国市场自身的发展,都将为我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企业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
为引导行业高质量发展,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主要从以下方面进行。
一是创新**、重点突破。把创新作为**行业发展的**动力,完善行业创新体系,加强跨学科应用研究,在技术创新上,突破制约行业发展的关键瓶颈;在模式创新上,培育服务型制造新模式。
二是需求导向,协同推进。以满足国民经济发展重点领域需求为重点,加强产业链间的衔接配套,提高产业用纺织品供给质量效率,推进上下游产业协同发展。
三是结构优化,融合发展。加强资源整合,军民融合,优化产品企业、企业结构、区域结构,提高发展质量效益。
四是企业主体,政府引导。发挥好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调动企业在行业发展中的主观能动性,政府要营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促进有效供给和需求升级良性互动。
中国工业报: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增长迅速,如何认识行业增长呈现什么特点?有哪些增长动力因素?
李陵申:产业用纺织品行业仍处于快速增长和向中高端升级的阶段,呈现出生产保持较高增速、经济效益改善、出口稳步增长、行业投资势头回暖等特点。
推动行业发展的动力主要表现在:我国巨大的人口基数、城镇化进程、工业化发展,为行业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内需市场,是行业稳定发展的*大支撑;基础设施建设、二孩政策全面实施、生态环保意识提升、健康养老产业发展加快、战略新兴产业快速发展等,为产业用纺织品提供了持续增长空间;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等重大战略的全面实施,“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进,为行业增长提供了有力保障;我国产业用纺织品在开拓发展中国家市场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未来这些地区将为我国行业的出口贡献更大的份额。
技术创新和消费升级是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发展的核心动力,新材料、新装备、信息技术、大数据等科技进步为行业创新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供给侧改革为推动行业升级提供了新动能,行业将加快先进装备更新和高技术含量产能投资,加快技术改造和新产品开发,不断提升行业的竞争力。
积*推进跨国布局
中国工业报:近年来,我国产业用纺织品对外合作力度不断增强,请概括一下行业在国际化发展方面的成就与路径。
李陵申: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力争发挥行业协会的桥梁纽带作用,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和“中非合作”为契机,持续推动国内产业用纺织行业转型升级与全球布局良性互动。
近年来,产业用纺织行业的国际化发展呈现加速推进态势。行业众多骨干企业进行跨国资源配置主要沿着二条主线进行:一条主线是以产业资本为主导,通过投资、合作进行生产力的跨国布局,打造“中国+周边国家”的制造基地布局模式,维持和提升在全球供应链中的**优势。例如,全球非织造布生产商40强第1名的贝里国际集团(Berry)在全球拥有152 0173 3840家生产经营基地,其中在亚洲运营12家。1994年,Berry旗下的南海南新无纺布有限公司成立,投资安装了中国**条莱芬线,打开了集团在亚洲发展的篇章。2006年成立苏州公司,2015年佛山工厂搬迁新址扩容,2017年投资*先进莱芬5型生产线,新增2万吨产能服务亚洲市场。再例如,中国衬布企业在越南越香工业园相继投资数条水刺生产线,满足对一次性卫生用品需求的增长。
另一条主线是产业资本通过海外直接投资、并购,对全球范围内的优质原料资源、设计创新资源、品牌资源和市场渠道资源进行垂直延伸和掌控,带动行业整体向产业价值链的高附加值领域渗透。例如,东方国际集团已经在国外布局,拥有96家业务机构,分布在五大洲28个国家和地区,并在传统贸易和制造的基础上积*拓展“一带一路”沿线业务,其旗下上海申达股份有限公司收购了AURIA南卡汽车内饰材料生产企业,参股美国NYX公司;江苏宏发纵横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PGTEX)在美国埃尔帕索设立经编复合材料生产企业;浙江朝隆纺织机械有限公司和广东佛山必得福有限公司在美国夏洛特共同投资了非织造布生产企业U-NIQUETEX。整体上,通过海外投资实践,行业企业的国际运营能力获得较快提升。
另外,协会经常开展国际同行与国内企业的交流与沟通,推动国内产业用纺织品行业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组织国内企业进行海外投资调研,探讨国内企业在海外地区的产业布局和产业合作,有利于中国企业走出去并提升国际竞争力。
未来,我国产业用纺织品企业在对外投资方面将在以下领域进行探索:非织造布及一次性卫生材料产业,积*向东南亚、俄罗斯和非洲等人口密集地区布局,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地区建立工厂;土工与建筑纺织品向“一带一路”沿线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密集地区布局;涂层织物(合成革)等向箱包鞋帽和服装集中转移地区布局,做好产业链配套工作。


(来源:中国工业新闻网;时间:20190118;链接:http://www.baijiantest.com/yw/201901/t20190116_204695.html)

百检能给您带来哪些改变?

1、检测行业全覆盖,满足不同的检测;

2、实验室全覆盖,就近分配本地化检测;

3、工程师一对一服务,让检测更精准;

4、免费初检,初检不收取检测费用;

5、自助下单 快递免费上门取样;

6、周期短,费用低,服务周到;

7、拥有CMA、CNAS、CAL等权威资质;

8、检测报告权威有效、中国通用;

客户案例展示

  • 上海朗波王服饰有限公司
  • 浙江圣达生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天津市长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上海纽特丝纺织品有限公司
  • 无锡露米娅纺织有限公司
  • 东方电气风电(凉山)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