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两会,“招工难”和“就业难”成为代表委员们关注的热点问题,对于就业人员大部分是农民工的纺织行业而言,这一问题显得尤其突出。如何看待并破解这一问题,如何引导新一代农民工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财富观,以解决“用工荒”和“就业难”的矛盾?纺织界代表委员们对此发表了各自的见解。
“两难”折射结构性矛盾
“近几年纺织行业每年都出现季节性的‘用工荒’现象,目前这种趋势正在加剧,在服装加工等技术含量较低、劳动密集程度较高的行业中,这一问题更为突出。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产业的结构性问题。”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副会长王天凯谈到,“农民工是我国城镇化进程中涌现出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他们为城市繁荣、产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如今,年龄在四五十岁以上的老一代农民工大多已返乡,80后、90后的新生代农民工已成为城镇产业工人的主体。”
王天凯说,从产业角度看,“用工荒”问题对纺织工业加快从传统劳动密集型向质量效益和创新型产业转变提出了紧迫的要求。这一现象符合产业发展规律,需要行业加快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提高劳动生产率,通过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优化产业发展环境,吸引高素质人才投身纺织事业。
全国人大代表、浙江富润集团董事局主席赵林中用“鸳鸯火锅”来形容“用工荒”和“就业难”的问题。他说:“‘就业难’与‘用工荒’同时出现,看似矛盾,其实它们都指向一个问题,那就是产业结构不尽合理。对‘用工荒’的问题,媒体存在一定的过度渲染,我个人感到这里面隐藏着一种博弈,也就是对提高收入分配的期待,就像股民‘看多’的心理一样。”沿海地区缺工,很大程度是新一轮产业转移的结果。大量制造业北上西进,使得越来越多的农民工可以不必抛家舍业地到人生地不熟的东部地区打工,东部地区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如果想招到人,就要拿出比内地企业更好的薪酬待遇。但这只是权宜之计,东部企业的根本出路还在于加快产业升级,由劳动力密集型产业转变为资金、技术密集的新兴产业。
全国人大代表、江苏阳光集团董事长陈丽芬认为,不仅纺织行业,现在社会上普遍存在着一方面是招工难,而另一方面是大学生就业难的矛盾。解决这一矛盾**应从教育体制改革入手。近年来,大学不断扩招,目前大学生的比例已经达到70%左右,但技术工人的数量却越来越少,蓝领与白领数量严重失衡。大学生毕业后很难去一线当工人,而白领岗位的竞争却越来越激烈,形成了一线需要人却没人去,白领岗位有限却都想去的局面。
陈丽芬说,中国不缺劳动力,现在的问题是出现倒挂。“我看到一份统计报告,中国每年出生的人口在下降,但是升学率年年都在上升,形成了一个‘剪刀差’。这一矛盾如不从源头抓起的话,很难解决。”陈丽芬说。
让农民工获得归属感
在新一代农民工就业观念发生很大变化的情况下,如何让他们仍然像老一辈那样钟情于纺织行业是代表委员们在讨论时关注的话题。对此,王天凯认为,新一代农民工与老一代农民工*大的不同是,他们更加注重文化和精神的需求,需要更多的人文关怀。因此,对用人地区和企业就提出了一个新命题,如何在“以人为本”和“和谐社会”的环境下,让外来人口更好地生活在城市里,更好地在这里创业,*终成为这里重要的组成部分。
王天凯谈到,针对新生代农民工的新特点、新要求、新意识,加强精神文化建设,努力丰富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是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加强农民工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当前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他建议各级党委、政府出台相关政策,把丰富农民工文化生活纳入到覆盖城乡的均等化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结合到和谐社会的整体建设框架之中。
全国人大代表、波司登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高德康认为,加强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培训很重要。纺织行业产业转移不断加快,承接产业转移的地区和企业,一方面要加大对务工人员的宣传力度,鼓励外出务工人员就近就业;另一方面要通过各种有效途径加强对当地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培训,满足落户企业的用工需求。
高德康建议,各地可根据国务院制定的《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民工培训工作的指导意见》,制订当地农民工的培训规划,落实专项资金,提高农民工的综合素质。在收费上,要低廉,要让农民工学得起;在学习上,要形式多样,提倡边工作,边学习,以工养读,以工促读;在专业设置上,要考虑能够大规模解决农民工的长期就业问题,着眼于培养稳定的产业工人队伍。使农民工在学好技术、增长本领的同时,在人格上得到尊重、在素质上得到提升,物质、精神双丰收。
全国人大代表、连云港鹰游集团公司董事长张国良认为,“用工荒”的根本原因是大学毕业生、外来打工农民对所工作的城市缺乏归属感。他说:“仅就大学毕业生而言,踏入社会时已经20多岁,想找份工作立业,买房子安家,都在情理之中。但以目前的房价水平来看,他们很难凭自身能力实现购房梦。安居才能乐业,因此,住房问题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企业应对缺工问题的着力点应落到使员工有安全感和归属感,关键在于解决员工的住房和子女教育问题。国家可考虑用工企业参与廉租房建设,为外来务工人员提供廉租公寓。”
来自纺织一线的农民工杨晓霞是浙江省1000多万外来务工人员中的**位全国人大代表,她是宁波维科精华家纺公司的一名质监员。她向记者谈道:“受到应有的尊重是我们这一代农民工的**需要,其实工资待遇在今天看来并不是**位的。今年总理的政府报告中*让我高兴的是,农民工入户城市,成为真正的城里人不再是不可能的事情了。我们终于可以向城里人那样追求美好生活和人生价值了。”
正确引导新生代就业观
有效解决“招工难”和“就业难”的双重问题,不仅要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同时也不能忽视对年轻一代就业观和价值观的正确引导。
全国人大代表、山东如意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邱亚夫认为,“用工荒”的问题要从正反两个方面看。呼吁国家和社会提高农民工待遇,对农民工给予更多的关怀和政策支持,非常正确,但80后、90后新生代中存在一些不正确的就业观念也需要社会各界加以正确引导。
邱亚夫对记者说:“我看到一个*新的调查,目前并不是所有的新一代农民都在外务工,有相当一部分到了工作年龄却仍闲置在家,靠父母生活。我认为,社会舆论要从多方面入手,既呼吁社会为农民工创造更加有利的就业环境,又要正确引导新一代农民工的人生追求。”
陈丽芬代表也表达了同样的观点。她说,现代年轻人的责任感、道德观、家庭观念相比以往有了很大变化。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以及社会教育要有机结合起来。社会的进步与发展需要老一辈将优良传统和优秀品质传承下去,形成永续力量。
两会代表委员们对“招工难”和“就业难”有一个共识,那就是“两难”问题是社会和产业处于转型期的必然现象,需要客观分析、冷静对待、积*化解。